公孫瓚的三千兵馬皆是不要,隻要趙子龍一人。
借趙雲,援徐州,有借無還。
有趙子龍一人,大耳劉就敢對抗曹操這塊石頭。
此時此刻,已經完全入戲之中的劉和偉,十分溫柔的看著李清。
那眼神之中的歡欣,欣賞,自得,溢於言表。
“公孫將軍雖有數萬將士,可真正的英雄便隻有子龍你一個。”
“其實在下對玄德君的品性早已仰慕已久,從今往後,隻要主公一聲令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少年將軍語氣鏗鏘有力。
眼神炯炯有神。
眼神裡有好奇,有欣喜,和少年意氣。
這台詞的表現力,也不錯。
特彆是這種少年感。
就連高鑫鑫也不由得輕輕點頭,稱讚這種表現力,略微意外道。
“細微的眼神,微小的動作,塑造角色,有點水平。”
隨後,少年將軍便再追問。
“主公,在下有一事不解,袁術袁紹坐擁軍武十萬,卻彼此觀望,不肯發兵徐州,主公兵甲不過兩千,將不過關,張,趙,卻敢對抗曹操呢?”
此時,李清同樣目光灼灼的盯著眼前的劉和偉。
戲,拋出去了。
李清,不僅接住了劉和偉的戲,還生生拋了一份回來。
那眼神跟會說話似的。
他沒有隱瞞眼神,就是想從劉備這裡得到他想要的答桉。
如何,劉備能給出答桉來嗎?
熾熱的眼神和語氣。
接下來這一段台詞,可能是劉和偉演三國,最喜歡的劉備的橋段之一了,甚至不用台本,直接臨場發揮。
劉和偉緩緩回答道。
“好,子龍,你問的好。你若今日不問,我也早晚會告訴你。”
“方今天下,各路英雄豪傑皆以兵馬權謀稱霸一方,而我劉備在兵馬上麵遠不如他們,但備有的東西,是這些英雄豪傑們沒有的。”劉和偉昂首挺胸,語氣提高了個八調:“我以仁義為立身之本,待人之道,因天下大亂,首先便在於人心喪亂,欲治亂世必先收人心。”
“我,以仁抗不仁。以義抗不義!”
有力的台詞!
這是劉備的立身之本,以弱勝強,一步步往上爬的法寶。
仁義。
此時,李清抱拳道。
“雲,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這一次,趙子龍是真心歸服於劉備,直到老去,都一直忠心。
並不是因為公孫瓚的無用而投奔的劉備,而是因為劉備的仁義。
同這位少年將軍的抱負產生了共鳴。
這也讓周圍的看客們都有一種恍忽的感覺。
這劉備,閃閃發光啊。
以仁義為立身之本的樣子,真的很帥。
而此時,高鑫鑫則冷不丁的說道。
“咱們的呂奉先,演技真的不錯啊。”
高鑫鑫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李清的演技過關。
但更適合呂布。
呂奉先!
定調子了!
原本看李清的表現有些緊張的聶元也不緊張了。
什麼嘛,呂奉先,不和自己搶趙雲了。
而此時,高鑫鑫閉目喝茶。
然而閉上眼。
腦海裡浮現的,白衣少年將軍的臉龐。
卻是悄然變成了李清的樣子。
不行。
他是呂奉先...
呂奉先才對啊!
可身影,就是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