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輦內,謝知意裹緊狐裘鬥篷,指尖微涼,不由得抬手揉了揉發疼的額角。
腦中反複回想著暖閣裡的情形:殘帕上的五彩絲線、各宮分賜的流雲緞、拓印裡的青麵鞋印。
樁樁件件證物分明在目,可貴妃與賢妃皆在攪局,皇後想揪出真凶,怕是比登天還難。
雨絲淅淅瀝瀝打在轎頂,彙成細流沿簷角滑落。
謝知意望著簾外明明滅滅的宮燈光暈,隻覺這深宮裡的風雨,遠比簾外寒雨更教人透不過氣。
案子拖得越久,於皇後越是不利。
太後本就覬覦後宮之權,怕是會借長門宮失火與秀女枉死案發難。
正思忖間,忽聞清鞭聲自遠及近,轎輦應聲停住。
抬眸望去,方允嫻的轎輦亦停在道旁。
謝知意自轎輦下來,等了一會,便見龍輦行至近前,忙斂衽行禮:“妾身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妃不必多禮,這會子回宮,可曾用膳?”蕭潯自龍輦下來,伸手牽她,“隨朕去乾清宮,一同用膳罷。”
謝知意唇角噙笑:“妾身遵旨。”
此處離乾清宮不遠,帝妃二人執手步行,冬夜的寒風卷著雨絲掠過宮牆,簷角銅鈴在風雨中叮咚作響,倒比白日裡更添了幾分深宮的寂寥。
蕭潯牽著謝知意走進了乾清宮暖閣裡,地龍燒得正旺,暖閣裡彌漫著濃鬱的膳食香氣。
烏木膳桌依著冬日暖食之規陳設:鎏金暖鍋居中,裡麵煨著黃芪羊肉,帶骨羊肉與黃芪、黨參同燉,乳白湯汁裡浮著幾片紅棗,熱氣裹著藥香在空氣中氤氳。
“這湯最宜冬日驅寒,愛妃且用一碗。”蕭潯示意宮女給謝知意盛一碗湯。
宮女即刻執銀匙舀湯,濾去浮油盛進白玉碗,放在謝知意麵前。
謝知意端起碗,瓷壁的溫熱透過指尖蔓延,她用銀匙輕攪碗中湯汁,舀了一勺,吹開熱氣淺啜一口,羊湯的醇厚混著黃芪的清苦滑入喉中,暖意直抵肺腑。
“如何?”蕭潯笑問道。
謝知意眉眼彎彎地笑道:“湯裡的黃芪清苦回甘,羊肉燉得極爛,喝下去渾身都暖了。”
她用銀匙撥弄著碗底紅棗,“比往日禦膳房燉的更加美味呢,定是加了什麼秘方?”
蕭潯看了眼劉永順,劉永順立刻上前答道:“娘娘所言極是,禦廚是往湯裡加了乾山楂片和炒白胡椒,雖都是尋常之物,但山楂去膻,胡椒增香,才會讓湯味更醇。”
“原是這樣,多謝劉公公指點。”謝知意將一碗湯喝完,這才夾起煨得脫骨的羊肉。
許是因著她在側,蕭潯比午膳時多用了不少膳食,劉永順垂首站在暖閣角落,見帝妃二人隔著膳桌偶爾相視一笑,滿是溫馨,不由得連連點頭,有佳婕妤在,陛下用膳的心情都好了幾分。
帝妃用完膳後,蕭潯還要去養心殿批閱奏折,謝知意便回了她的長春宮清極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