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沈學兵暈倒送醫,導致沈藍的複工時間耽誤。
醫院走廊上,沈青兄弟倆麵麵相覷,好聲好氣地同白穗商量,“媽,我爸的心結都多少年了,他過不去心裡那道坎,您就彆再提這件事了。
這些年我們對表妹不聞不問,現在找上門也是熱臉貼冷屁股,這次既然人家幫忙我們也承了人家的情,有機會我們兄弟倆會還的,可不可以當這件事過了?”
白穗氣得直抹眼淚,“我就是想不通,他恨沈學婧,沈學婧最後也沒落到好下場,沈沐熙知道什麼?那麼可憐的一個孩子,自己頑強長大,他有什麼理由遷怒人家?
當年我是想幫的,但家裡的情況你們也清楚,連提都不讓提,我更是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隻能順著他的意思,結果呢?
人家現在飛黃騰達了,他不想著補救也沒關係,咱也沒逼他,憑什麼連我們都要管?
是!他是養了我這麼多年,但我也給他生兒育女,把你們伺候長大,我不欠他的!
他要繼續一條死路走到底是他的事,憑什麼我還要聽他的?以後我靠自己的雙手也能養活自己,我也要自己當家做主!
誰勸都不好使!”
白穗說著就起身離開醫院。
正好居民管理處開始教授種地養殖知識。
這次他們家報上去的成年勞動力是四個,分了四百畝地,連帶著四百畝養殖區。
她自己可以管理一百畝耕地和一百畝養殖區。
心裡盤算著,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居民管理處。
工作人員給每個過來的居民發放宣傳手冊,廣播循環播放。
“從今天起,每天上兩節課,上午一節,下午一節,其他時間循環播放,整點過來就能上課,請大家做好筆記,我們現在安排專家,有什麼不懂的課後可以向專家提問。”
白穗找了個位置坐下,環顧四周,做好上課的準備。
原本課程是先來一堆理論,再教實操,結果一開始就是對種植區和養殖場的介紹,還有各種機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第一節課乾貨滿滿,她受益匪淺。
感覺一節課根本不夠用,決定再聽第二遍。
一直上到中午才過去找專家。
見對方是個年輕人,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小夥子,我能問問一百畝地一年能出多少糧食不?”
年輕人淡笑頷首,“當然可以,我們采用的是室內種植,溫度光照可控,一般一年種兩茬,用的都是優質種子,大木、小麥都是畝產一千公斤、玉米畝產一千七百公斤、土豆畝產兩千五百公斤、地瓜畝產四千到五千公斤,還有其他農作物,具體的網上有資料,您可以自行查找。
不過畝產多少還是要看個人,有人善於種植,不管種什麼都能達到最高畝產,有的人在種植方麵能力一般,可能隻能達到最高畝產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
不過不管是不是有這方麵天賦,這些產出足夠一個家庭吃上好幾年,內城區現在住的都是商品房,屯糧比較困難。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你們可以在種植區或者養殖區規劃出一塊地方修建冷庫,用來儲存部分糧食。
當初外城區的居民就在自家地下室修建冷庫,一開始大家還挺熱衷於屯糧的,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屯糧的人也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