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念之雷厲風行,朝堂上剛敲定試點計劃,第二天就帶著太子給的“尚方寶劍”,直奔李村所在的村落。
這可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由不得半點馬虎。
村口,村民們早已聚集在一起,翹首以盼。
隻是那一張張黝黑的臉上,寫滿了疑惑和戒備,像極了某寶上“七天無理由退換”的表情。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壓抑的味道,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隻差一個***,就能瞬間爆炸。
李村長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滿臉褶子,笑起來卻格外憨厚。
他搓著手,一臉局促地走到顧念之麵前,點頭哈腰道“太子妃娘娘,您可算來了!您帶來的政策,我們這些老家夥,一時半會兒還真沒弄明白。”
顧念之微微一笑,示意他不必緊張。
“村長,新政策是為了讓大家夥兒過上更好的日子,有什麼不明白的,儘管問。”
話音剛落,人群中就響起一個尖銳的聲音“好日子?俺們現在這樣也挺好的,誰知道你們這些當官的,葫蘆裡賣的啥藥!”
說話的是個身材壯碩的農婦,皮膚黝黑,嗓門極大,一看就是個不好惹的角色。
她叫孫翠花,是村裡有名的“刺兒頭”,出了名的不好說話。
顧念之知道,想要推行新政策,就必須先搞定這些“釘子戶”。
她走到孫翠花麵前,語氣溫和地說道“大娘,新政策是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增加收入。比如,我們會引進新的農作物種植技術,提高產量;還會幫助大家把農產品賣到城裡去,增加收入來源。”
孫翠花撇撇嘴,一臉不屑。
“說得比唱的還好聽!俺們種了一輩子地,啥新技術沒見過?還賣到城裡去,路那麼遠,運費都夠嗆!”
顧念之耐心地解釋道“運輸問題我們也會解決的,會修建新的道路,還會提供運輸補貼。”
“哼,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在放空炮!”孫翠花依舊不依不饒,
顧念之知道,想要打消村民們的疑慮,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必須拿出實際行動才行。
她深吸一口氣,正準備繼續解釋,突然看到李村長臉色有些不對,似乎想說什麼,卻又欲言又止。
“村長,您是不是有什麼話想說?”顧念之問道。
李村長猶豫了一下,歎了口氣,說道“娘娘,其實……村裡有些人家,日子過得確實挺艱難的……”
李村長的話音剛落,顧念之的眉頭微微蹙起,目光如鷹隼般掃過不遠處的村莊。
夏日的陽光炙熱灑下,每一片屋瓦似乎都隱隱透著人間煙火的無奈與困苦。
她沉吟片刻,問道“哪些家庭最需要幫助?”
李村長顯然沒料到顧念之會追問得這麼直接,神情有些訝然。
但在太子如暖風般溫和目光的鼓勵下,他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小民不敢隱瞞,村東頭的張家,家裡老母癱瘓,小兒病重,幾乎已經揭不開鍋了。”
顧念之聞言,毫不遲疑地直奔張家。
路過田埂時,腳邊揚起的塵土被烈陽映得焦黃,仿佛訴說著村民們生活的艱辛。
她一邊走一邊輕聲呢喃“病急亂投醫,治病救人,我最擅長。”
張家門前,院子裡的小雞在瓦罐旁歪著腦袋覓食,破舊的布簾隨著風擺動,簾後卻傳來斷斷續續的咳嗽聲,聽得人心裡發緊。
顧念之利落掀開門簾,屋內的情景讓她的指尖頓了一下。
破舊的木椅靠牆放著,搖搖欲墜,地上雜亂擺著幾個泛著鐵鏽色的飯碗,空氣中散發著陳年的潮濕黴味。
床榻上的老婦神情癡呆,瘦得仿佛隻剩皮包骨,角落裡蜷縮著一個麵黃肌瘦的小男孩,眼神無助。
顧念之眉間微動,卻目光如炬。
她手指輕扣桌麵,側身對身後的隨行護衛說道“備藥箱。”她沒有絲毫多餘的廢話——醫者的心先於口和腦子行動。
藥箱擺穩,顧念之翻動著棉布包裹的銀針,目光從疾苦的老婦身上移到守在一旁的小男孩。
他的聲音細如蚊呐“娘娘……俺娘她好久都不能動了,您能治她嗎?”這一聲“娘娘”,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砸進顧念之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