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淵西去鬼患憑生,卻是有道人乘赤龍而來,拘魂抓鬼,雷火鏖煉,花上數旬時日,逆流而上,徹清三萬裡長河……
遊蕩陰靈、日遊大鬼,為那陰瞳捕捉到蹤跡,隻手便是拘拿而起。
那麵百鬼方被拘入得黎卿腰間的《鐘馗抓鬼圖》,這裡便是石中火、人間火、水中雷齊發,將那圖中百鬼打散,大祀南鬥延命瓊華燈。
這淵河之路還未過半,六輪祭饗便已經將那南鬥命燈推上了六百八十餘禁!
三百大禁齊周天,沾染上磅礴道韻後可稱中品,待到六百法禁以上,那可就是諸般法器號上品了。
繁複的法禁自成體係,猶如高天河漢,點綴茫茫寰宇。
此刻黎卿掌燈,瓊華燈上星輝繚繞,高天星辰宇宙之象不自覺的投射到周身百丈,一枚枚星曜虛影繞黎卿而動,此刻的他,猶如天河來客!
千百道原始蒼茫的祭祀,終於讓這盞靈燈開始發生蛻變,高天命星的權重反哺《南鬥延命古經》,星辰道韻降下寶燈,稱骨量命,鬥衡懸氣,隻在一念之間。
那一尺瓊華玉莖上,玉花三葉,星靈自顯,方才稍稍移動,南明五十四火曜立時成型,如隕星天臨般的恐怖氣息眨眼間便傾覆百裡。
很快,淵河中的某一頭漏網之魚便似是受到了這道氣息的衝撞,丈高的消瘦鬼影【啪嗒】登上岸邊,僵硬的朝著那星輝浩蕩之處來。
“哦?吾法器方成,試刀石便自己送上門來了嗎?”
黎卿高立於北峽之上,橫眉瞥向那自河穀中靠近來的的不速之客。
那是一頭陰鬼,丈高的身軀與山石陰影重迭,極為隱蔽,連陰瞳都未能第一時間察覺,不過黎卿很早就感受到了那縷惡意與陰晦怨氣。
八百丈高的北山峽道上,這道人秉燈,靈輝環繞,俯瞰向那下方飛速靠近的陰影,卻見黎卿空出的右手如翻花蝴蝶般,先掐拈花訣、再作劍指印。
隻待那頭失智的老鬼稍稍靠近,黎卿挑起燈來,輕吐一氣,那玄陰一炁卷起冷白光焰,眨眼間便傾覆了方圓十裡,山石草木遇光即沒,磅礴的冷白光焰聚作旋渦,將整個峽穀都一氣橫推,湮作飛灰煙滅!
其中陰鬼又怎會有幸免?
“燈鼎塔樓,俱為鼎鎮之重器,威能權柄果然遠超其他形製法器。”
“延命靈燈六百八十禁,已是從輔佐之寶蛻變作了真正的護道之器,其威能絕不會遜色於無衣魂幡!”
黎卿抬袖將那靈燈往肩上一挑,讚歎聲再往西而去。
這是最合他道途的法器,諸多咒法、法術以瓊華靈燈為介質須臾間便能催動,即便如今還隻是小成,但威力已然不俗。
而黎卿剛走,盤踞在那嶺上的“燭”立時便從山頂巨石上遊弋而下,在那山間留下了一道深深地焦痕。
“昂!!”
才行十數丈,“燭”便看到了那蹲在峽穀塵埃間的玲瓏,見她還在翻尋著那隕落老鬼所留的冥珠,昂揚一聲呼喚了起來。
“知道了,知道了,馬上就來。”
“你家老爺現在是眼界高了哦,日遊冥珠都看不上了!”
玲瓏猖拾來一根竹枝,在遍地塵埃中悉數翻找著冥珠,不耐的揮了揮手,不教那燭龍等待。
曾幾何時,一枚日遊冥珠可是能造就一尊夜遊大猖的啊,話說黎卿當年也不是個會過日子的……
————————————
淵河上遊,四萬三千裡外。
這裡已經離開了南國,但並不意味著此處就沒有人蹤了,西南群山之中,有妖精、有鬼怪,自然也有山民野寨!
八百載前,西至西都之極,南至滄溟河畔皆是古鳳朝疆域,亂世之後,未曾歸入南北二國的山民極多。
近日鬼患頻繁,使得這西土山寨中死傷極重,那諸山山老便尋到了北方的“巴國”求助,欲請那太陽教出手治鬼患。
然而巴國近些日子可是出了不少大事,連那太陽神教朝拜的太陽神鳥都受了傷,各地的太陽神教相繼支援了力量去往巴丘腹心,也對各方山民愛莫能助。
此刻,倒是有一雙北地來的遊方道人接了委托。
那西土的山中生藏有大藥,各山山老湊出來的靈藥芝草近有兩百萬道銖,僅是巴國聞名的大小金靈芝就多達數十扇。
這對北地來的師徒便也就接了委托,隨那山民進淵河處事。
“師父啊,聽南丘州裡人說,這條鬼河可是會吃人的,每年都有數百人喪命其中,一到晚上就有厲鬼來索命呐!”
“我們……真的要去抓鬼嗎?”
有碧玉少女掐住一名女冠的袖口,望著那渾濁的高深淵河,麵露難色。
那點破藥材有什麼用啊,還得跟著山裡鄉民去抓鬼,聽說南地的山魈最喜擄掠妙齡女子,她可不敢、也不願去南地西土……
“廢物東西,堂堂修道之人怕什麼厲鬼。”
“我教你的法術都修到哪裡去了?”
前方素衣女冠青簪挽發,半是道人裝束又似是散人打扮,但一身清靈之氣,決然是仙道一屬,且……氣機遠超尋常紫府。
這是天都之北沒落的仙道法脈,單看其一身氣機,恐怕原本的法脈也不會比五方仙門差多少!
“不許怕,跟我走。”
這女冠冷麵嬌顏,言辭之間極為強硬,隻用法力一攝便強行拉來那少女,跟上前方的山名寨勇之隊。
這對師徒原本是天地之北玉靈道脈的門人,這玉靈學派傳聞是三皇之一留下的傳承,以媧皇遺留的五色石傳說為道基,有經卷神通《五色補天術》,因宗門被北國禁錮遣散後,流落四方。
二人數載前更是受到了名為“天宮”之人的脅迫,要取走這女冠手中的五色補天術,交手數次後,避禍來此。
布下了不少道結界,這女冠才能脫得“太陽”與“歲星”的追逐,而手中的靈材道資消耗的亦是極為嚴重,此刻見這山民手上的靈藥珍萃,當即動了心。
她隻恨收徒不慎,這逆徒膽小如鼠。
此刻哪裡還管這逆徒這麼多?單手提起那少女便是直接過索道、跨淵河!
諸多山民鄉勇在前,口銜利刃,自那淵河千丈高的索道之上緩緩挪動,這女冠卻是足尖微微一點索道,乘風一卷,頃刻便跨越了那數百丈寬的大淵。
“這是神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