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形勢已經開始有些混沌不明了,但趙右辰看著蕭傾似笑非笑的樣子,竟然從這位小陛下身上得到了更多的信心。
“太傅曾說,禮節在,則張弛有度。陛下聰慧,臣慚愧。”
又是太傅。
蕭傾眨了下眼睛,“趙將軍,你可知武將空缺的事情?”
趙右辰心道:原來他們說的是這個事情。
他點頭,“這件事情其實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各地州府上報武將空缺的職位和職數,之前樞密院和兵部就一直在整理這些數據。”
“那你可知,太傅給朕留下一道折子,點了幾個人?”
趙右辰點頭,又搖頭,“聽太傅說過此事,但是當時太傅尚在思考,並未告訴微臣有關人選的事情。”
時間倉促,情有可原。
蕭傾也不避諱,直接將兩份奏折都拿出來,然後走過去遞給趙右辰,道:“這份是太傅走之前留下的折子,這份則是王丞相等人領銜上奏的折子。趙將軍可以看一看。”
趙右辰並沒有馬上接,而是半跪下來,道:“陛下,這是眾臣給陛下上的奏折,微臣看的話,恐怕不妥。”
蕭傾看了他一眼,道:“趙將軍,朕並沒有彆的意思。隻是您也知道,太傅不在,且歸期難定。您對太傅比朕更了解。朕想,這兩份折子,如果趙將軍看的話,或許會告訴朕,如果是太傅,會怎麼做?”
趙右辰聽明白了。小陛下沒有可以信任的人,現在可以信任的隻有他趙右辰。雖然禮節重要,但是如果他在此刻拒絕小陛下,恐怕會讓小陛下產生不好的聯想,繼而增加南華宮的不穩定因素。
於是他叩首謝恩,拿過折子細細看起來。
就如同之前蕭傾看到的那樣,王項等人遞的折子裡確實隻有兩人是傅明奕提到的人,而且都是在無關緊要的位置,看著職位雖高,但是手中實權卻很小。
再看傅明奕的折子,趙右辰一見就明白了。
在入宮當禁衛軍之前,他是在州府軍中待過的。他上過戰場,也接觸過兵部庶務,所以對武將武職等都比較了解。
傅明奕點的五個人,他雖然不全認識,但是按照他建議的職位來看,一在南華城的守備軍中,職位不高,但是晉升卻很快;一在定州州軍之中,是掌管州軍的副職;一在薑州,那裡是靠近蕭水的前線;一在兵部,雖是虛職,但卻於聯絡糧草財務有些便宜;最後一個,卻是遠在琅州。
趙右辰一眼掃過之後,心頭不免驚了一下。
太傅不愧為太傅,帝王師,傅家住,向來深謀遠慮,眼觀八方。
這幾個人年紀不大,職位分散。或許現在還看不出太大的作用來。但是如果這些人資質不錯,用心經營的話,將來恐怕便是手中好刀,或是車架之馬,用場都是實實在在的。
而且,太傅選人,並不在人隻名望,隻看合適與否,實用幾分。
“微臣鬥膽,敢問陛下是如何回應三位大人的?”
蕭傾便無所謂地笑了。“三位大人希望朕此時此刻就批朱準奏。不過朕告訴他們,朕還需仔細看看。所以,折子留下,但還可重新啟奏。”
趙右辰沒想到小陛下不但拒絕了三位大人,還毫無懼色地將折子扣下來了。
難怪孫進益那張臉如此僵硬。
他忍不住也笑了。“陛下,既是都不滿意,不如都改動些。”
蕭傾想了想,笑容越發燦爛,“朕連名字都認不全,改動得隨意了些,不會讓滿朝文武笑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