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除了推行工類技藝之外,明年還要召集一些名醫來長安進行交流。
最近李破聽說孫思邈已經遊曆到了湖南道,人家正打算深入嶺南,絲毫也沒有明年到長安來參加盛會的打算,真是個現世版的驢友。
當然了,最讓李破關注的是,孫思邈正在編著鼎鼎大名的千金方,華夏第一部醫學百科全書,這個名號李破還是知道的,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夠編完。
等著述完成,大唐無疑又將出現一部曠世之作。
李破也不著急,那廝據說活的賊長久,估計自己都活不過他,倒也不虞其人半途而廢。
而且如今大唐已經有了盛世之相,一些事情隻要他有所關注,就一定會引起反響,隻是在於大小而已。
比如說如今司農寺,太常寺,匠作監正在收集各類工藝,打算仿照何氏工物編著一部大作出來。
何老頭聽說了此事,被氣的不輕,這明顯是要跟他所著的何氏工物彆苗頭嘛,而且是群毆。
於是當李破上門的時候,告了竇師綸,宇文儒童,竇誕等人一狀,老頭最終給出結論,不當人子。
嘮嘮叨叨的還說起當年若非天下未定,他幫著李破做了許多雜物,編纂何氏工物的時候,還能周全許多,那樣一來哪裡還有這些混賬東西操弄的餘地?
李破樂嗬嗬的聽了,也不管老頭的話裡話外多有出格之處,隻是說著,“您老且放寬心,這些人都是您的徒子徒孫,有所成就也是站在您的肩膀之上。
沒有何氏工物在前,他們哪裡能想得到這些?哪天朕讓他們來您這裡拜師,氣惱了就拿棍子抽他們,彆生自己生悶氣,以免氣壞了身子,豈非不美?”
李破重新撿起了自己哄人的本事,讓何老頭高興了起來,還想跟皇帝喝上幾杯,好好聽聽許久未曾聽聞的好話。
可李破還要去丈母娘家吃雞,也就婉拒了,還告誡何稠,讓他平日不要飲酒,說封倫就是因為時常飲酒,才會暴病而亡,嚇唬了一下老頭。
何稠挺不服氣,說封倫那廝怎能與俺相比?他年歲幾何?俺都八十多了,且讓他在下麵等著俺吧。
…………
從何府出來,李破沒急著去丈母娘家裡,而是轉道去了成國夫人府。
封德彝歿後,他心情一直不佳,何稠垂垂老矣,看上去也沒幾天活頭了,遠在晉陽的陳孝意年歲也長,洛陽的裴矩年歲更大,還有守代州的屈突通,禮部尚書李綱,吏部尚書裴世清。
這些人都是他記掛的人物,形形色色,各有來曆,卻都可以說是大唐能夠興盛的緣由所係,更是前隋最為寶貴的遺產。
沒上一個,都會令人頗為心痛。
如果可能,他真想讓這些人都被自己的學識,經曆,以及那些寶貴的經驗都記錄下來,留給後人琢磨,那一定非常精彩。
可惜的是,這些人都沒那個精力了,世人也沒有寫回憶錄的習慣,真是遺憾的很。
…………
成國夫人府中還是那樣安靜,是個平複心情的好地方。
當然了,這裡若是沒有女主人,也定然沒有這種吸引力,能引來一位開國之君屢屢垂顧。
蕭氏見了李破,看出他心情不好,便親手烹製滌煩子,奉飲於案前,也不去問皇帝為何煩惱憂慮,隻輕聲細語的跟李破嘮起了家常。
順便還提了提,工部今年派了人過來,把府中荒廢已久的的西園改成了江南園林的模樣,用的料子據說都是修建皇宮剩下來的,工匠則是剛從南邊招募來的一些人。
用工很新奇,都是些矮小的倭人,乾活挺賣力,就是樣貌醜陋,用府中仆人們的話說,形如鬼怪,看著就非良善之輩,怨不得陛下要派兵滅其國祚雲雲。
看蕭氏傳人小話,說著說著就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李破不由好笑。
“扶桑野人,夫人以前應該見過吧?”
蕭氏點點頭,前朝之事她從來不願多提,可李破不是旁人,倒是可以說一說。
“是呢,倭國之人來朝見過幾次,其中有個叫高向玄理的,是前漢苗裔,漢名高玄理,還算有些見識。
最後一次來長安是什麼時候來著,我也記不清了,隻記得此人沒有回去,最後歿在了長安,朝中有人上請,還要給他立碑來著……”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