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之中,三名身穿棉甲的士兵靜靜的佇立。
隻不過棉甲的顏色卻完全不同。
中間士兵的棉甲為黃色,左右分彆為白色和紅色。
李驍讓他們對著眾將展示了一番棉甲,輕聲說道:“他們三人身上穿著的棉甲,乃是最新一批製作出來的。”
“棉花經過了反複的浸泡拍打,壓縮緊實~”
“甲片則是全部使用的河西鋼,重量與普通甲片無異,但是防護力卻更勝一籌。”
“每一件棉甲的整體重量,在四十斤左右~”
總的來說,第二代棉甲的防禦力比之前的棉甲更強。
李大山等人,瞧著這嶄新的棉甲,臉上也都露出嗬嗬的笑容。
好啊!
以後手底下的人,隻要有一半能穿戴著棉甲,那麼無論是草原還是西方,金州鐵騎都可縱橫無敵。
“大都督,咋變成三個顏色了?”有人不解問道。
以前的金州,缺乏染色技術,所以製作出來的棉甲,都是棉布最原始的顏色,灰白色。
但是自從打下了大漠和高昌,給布匹染色就不再是個難題了。
李驍在原有的灰白色棉甲上,又增添了紅黃兩種顏色。
“因為,這三種顏色關係著我金州軍製的改革。”
李驍讓眾將全部坐回了位置,宣布說道:“目前為止,我金州軍擁有了三十七個千戶,日後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所以,本都決定在千戶之上,再增加兩個常設統軍職位。”
“都統和萬戶!”
李驍話音剛落,眾將紛紛相互對視一眼,心中開始振奮起來。
萬戶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都統是啥還沒搞明白。
但既然有了這兩個統軍職位,那便是說明他們就有了升職的可能。
“五個千戶為一個萬戶府,設萬戶一名,副萬戶一名。”
“五個萬戶府為一個軍鎮,設都統一名,副都統一名。”李驍沉聲說道。
十人為一什,設什戶一人,副什戶一人。
五個什為一隊,共五十戶,設都尉一名,副都尉一名。
四隊為一個百戶府,共兩百戶,設百戶一名,副百戶一名。
五個百戶府為一個千戶府,共一千戶,設千戶一名,副千戶一名。
五個千戶府為一個萬戶府,共五千戶,設萬戶一名,副萬戶一名。
五個萬戶府為一個軍鎮,共兩萬五千戶,設都統一名,副都統一名。
這套製度的改革並非多麼新奇,實則隻是金國猛安謀克製度的改進版罷了。
女真的一個謀克就是三百戶,一個猛安為三千戶。
猛安之上為萬戶府,統轄多個猛安。
平時為民,戰時為兵。
這種製度是奴隸製社會的產物,是華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淘汰了的東西。
弊端很多。
但是對於當前的金州來說,卻是最適合的一種管理製度。
軍政分離的成本太高了,現在的金州根本搞不起來。
隻有這種兵民一體的方式,才能將金州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起來。
金州軍的基本戰鬥單位是百戶。
同一個百戶中的士兵,平日裡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間彼此熟悉,甚至就是親人。
到了戰鬥之時,彼此之間更加信任,協同作戰,戰鬥力和凝聚力更強。
所以,李驍儘管知道這種製度的弊端,但是目前也必須要使用它,因為它是打天下的利器。
隻有到了真正坐天下的階段,再慢慢進行改革。
“我金州目前有三十八個千戶,本都決定以此組建三個軍鎮。”李驍淡淡的聲音說道。
隨後,他輕輕揮手,一名親兵便是雙手捧著一把金色的騎兵刀,走了上來。
李驍拿起騎兵刀,目光看向了眾將,最終落到了李大山的身上。
“李大山!”
“末將在。”
李大山立馬站了起來,眉眼之間露出了微微的欣喜之色,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什麼。
而且論資曆,從李驍還是個堡主的時候,他就跟隨左右。
論能力,他也立下過赫赫戰功,大漠的十三個千戶軍,在他的管理之下,俱是井井有條。
所以,這三個都統之中,必有李大山的一個位置。
“任命你為第三鎮都統,兼任大漠護軍將軍。”
說著,李驍將騎兵刀交到了李大山的手中。
騎兵刀,正式的名字叫做武戎刀,是金州軍的製式軍刀,不僅僅是一把兵器,更是身份和榮譽的象征。
從百戶向上,每一名軍官在任職的時候,都會由李驍親自授予騎兵刀。
百戶刀柄處有一顆銀鑄狼頭。
千戶刀柄處有一顆金鑄鷹首。
萬戶刀柄處有一顆金鑄獅子頭。
都統刀柄處則是一顆金鑄虎頭。
而李大山之前的正式職位是千戶,和之前的騎兵刀相比,雖然隻是裝飾品換了個虎頭。
可卻是讓李大山愛不釋手。
授刀結束之後,李驍對第三鎮的編製進行了安排。
“第三鎮下轄十二個千戶,三個萬戶。”
“千戶朱大昌,千戶陳二強,千戶……”
李驍點齊了十二個名字,有些人正在帳中,對著李驍撫胸行禮。
“你們十二個千戶府,歸屬第三鎮統轄。”
“遵命!”朱大昌等人重重的聲音喝道。
金州三鎮各自下轄的千戶府,並非完全按照地域來劃分的,而是有一定的隨機性。
就像是李大山鎮守的大漠,有十三個千戶。
但是,這十三個千戶中,李驍隻將其中的五個千戶,劃入了第三鎮。
其他八個千戶,分彆屬於第一鎮和第二鎮。
李大山隻能以大漠護軍將軍的身份,對這八個千戶進行軍事指揮,卻不能插手這八個千戶的民政事務。
這八個千戶的民政權力,依舊歸屬於其他兩個鎮的都統。
李驍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雖然無法實行完全的軍政分離,那麼在可能的範圍下,限製統兵將領的權力。
若是李大山麾下的軍隊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對其擁有絕對的軍政大權。
山高皇帝遠,時間長久下去,必然會形成地方割據。
這不是李大山忠不忠誠的問題,而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意誌,所推動著他不得不邁步。
所以,在軍鎮建立之初,李驍便對上層進行簡單的軍政分離。
李大山隻對大漠中的五個千戶,擁有絕對軍政大權。
對第三鎮在金州的其他七個千戶,擁有絕對的民政大權。
對大漠其他八個千戶,隻是以護軍將軍的身份擁有暫時的統兵權。
任命結束之後,李驍指向了一副棉甲說道:“這幅白色棉甲,便是你第三鎮的甲胄。”
“今後,第三鎮懸掛白色的日月戰旗,以此作為與其他兩鎮的區分的標誌。”
“遵命。”李大山喝道。
今後,白甲軍的稱呼就要落到第三鎮的頭上了。
之所以要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三個軍鎮,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士兵,基本上都不識字。
但是他們卻認得顏色。
在戰場上那種混亂的環境中,士兵一旦失散,隻需要看見自己所屬的顏色,便可迅速歸隊。
“任命李二江,為第二鎮都統,兼任金山護軍將軍。”
“第二鎮下轄十二個千戶,三個萬戶。”
“使用紅旗紅甲。”李驍說道。
李二江如今正在金山之中,無法親自接受李驍的任命。
“第一鎮都統,由本都親自擔任。”
“下轄十三個千戶,三個萬戶。”
“使用黃旗黃甲。”
隨後,李驍又任命了六個萬戶。
之所以是六個,是因為李驍他們三個都統,同樣兼任了萬戶。
而且,李大山和李二江原本擔任的千戶職位,也沒有卸任。
而是成為了他們的親衛千戶。
“任命,秦春生為第一鎮,第二萬戶府萬戶。”
李驍話音落下,一名中年壯漢站了出來,麵色沉凝,右手撫胸喝道:“遵命。”
秦春生,乃是秦開山的二兒子,李驍的二舅。
秦家老大和李大海一樣,戰死在了葛邏祿人手中。
所以現如今,孤山堡和秦家的大旗,都由秦春生在抗。
自從李驍崛起以來,秦春生一直跟隨在李驍身後,南征北戰,立下過不少功勞。
無論是資曆、能力還是忠心,秦春生都當得起第二萬戶的位置。
隨後,李驍將代表萬戶身份的獅子頭騎兵刀,授予了秦春生手中。
“謝大都督!”
沒有多餘的話語,更沒有諸如赴湯蹈火等表忠心的話,但是李驍知道他的忠誠。
他是一個性格沉默的漢子,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任命,羅猛為第三萬戶府萬戶。”
“謝大都督!”
羅猛接過獅子頭騎兵刀,沉聲喝道。
“任命,李二江兼任第四萬戶府萬戶。”
“任命,李三河為第五萬戶府萬戶。”
“任命,李二虎為第六萬戶府萬戶。”
“任命,李大山兼任第七萬戶府萬戶。”
“任命,李大虎為第八萬戶府萬戶。”
“任命,趙大刀為第九萬戶府萬戶。”
趙大刀乃是塔寨趙鐵柱的大兒子,也是李驍的親姑父。
他和羅猛、秦春生二人,代表的乃是李驍的親族。
天然便是和李家綁在一輛戰車上的。
更重要的是,塔寨、河東堡和孤山堡,可是李驍的老班底。
當初跟隨李驍一起襲擊三河堡,一路打到如今的地位。
這三家算是帶著原始股加入進來的。
於情於理,分封萬戶的時候,都不能忘了這三家。
除了這三人之外,其他的萬戶全部都是李家的人。
由此便能看出金州上層的權力架構。
李家獨一無二。
三大家族位於第二層次。
當然,蕭燕燕所代表的蕭家在金州的影響力也僅次於李家。
除了陪嫁的一個契丹千戶軍之外,金州副都督拔裡阿剌也是蕭家的人。
甚至他在名義上的地位,還要高於李二江和李大山這兩個都統呢。
所以,將其稱之為金州的四大外戚家族更為準確。
秦趙羅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