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字,它認得我,我不認得它啊!”
都是一群大老粗,連自己的名字恐怕都不會寫,讓他們學習?
學個屁啊!
反倒是楊守正沒有任何擔憂,畢竟本身就有底子在。
很快就能學會這些簡單寫法的字體。
他反倒是對這幅門聯很欣賞。
口中輕輕念叨:“鐵馬冰河,到此須拋兒女態;黃沙萬裡,從今隻效虎狼威。”
越讀越覺得驚豔,輕聲說道:“大都護果真是文武全才,非我等能及也。”
等到一行人走進大門,入眼便是一個比較寬闊的校場。
樹立著兩塊石頭,分彆用朱砂寫著:“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這次,楊守正是認識的,眼眸一凝,驚歎說道:“殺氣好重啊。”
“不愧是河西軍校。”
“這次我等是來著了。”
等他們入校之後,發現第一、二、四鎮的軍官們已經到來,與第六鎮的很多人之前都是戰友兄弟。
相互之間聊的火熱。
又過了幾天,第三鎮和第五鎮的軍官相繼抵達。
共計三百人,全部都是北疆六鎮的百戶級彆人物。
有些是正式的百戶,有些是代百戶,學習結束之後便會轉正,其中一些人還會被提拔成為副千戶。
全憑李驍的決定,還要看他們自己的戰功和成績考核。
這一日,三百名百戶被集中到了校場,密密麻麻的一片,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紅黃白三色甲胄。
不久後,李驍身穿暗金色棉甲,頭戴金羽纓盔,手撫龍頭騎兵刀,大步流星的走到了所有將領麵前。
犀利的目光掃視著眾人,微微點頭,大聲的喝道:“這次把你們都叫來,不是本都故意折騰你們。”
“是給你們升官的機會,也是為了能讓咱們這些老兄弟們,和本都一起敘敘舊~”
“你們有些人是百戶,有些人是代百戶,都是我北疆的肱骨,都是我六鎮的中堅力量。”
“更是我李驍的生死兄弟!”
“你們會在河西軍校待一個月時間,在這期間內,會有專門的人教授你們識文斷字。”
聽到李驍這話,這些百戶們頓時發出一陣淒慘的轟叫,就像是聽到不放假的小學生一樣,鬼哭狼嚎。
讓他們學習,還真不如讓他們真刀真槍的去和敵人拚殺呢。
“嗬嗬嗬~”
李驍笑了,站在高台上,輕輕的走動,一副無奈的樣子搖頭。
“你們也彆覺得是本都故意為難你們,讓你們這些大老粗們多學幾個字,也是為你們好。”
“一個月後,誰要是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本都就撤了他的職,讓他去掏馬糞。”
李驍並不需要他們學會太多的字。
都是二三十歲的人了,腦子基本已經定了型,很難再學進去不感興趣的東西了。
至少讓他們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學會一些簡單的字就足夠了。
更深奧的,就要看下一代將領了。
不過,若是有人能學會更多的字,的確能令李驍高看一眼。
因為這代表著他的學習能力強,腦袋聰明,有潛力值得去培養。
在同等戰功的情況下,李驍肯定會優先提拔這人為副千戶。
但李驍開辦河西軍校的真正目的,並非是讓這些將領們學文習武。
實際上就是四個字,統一思想!
這段時間中,李驍會時不時的來河西軍校進行演講,說一些心靈雞湯。
北疆崛起論。
華夏複興論。
漢人天選論等等。
甚至李驍還親自編寫了幾本思想激進的書籍,作為河西軍校的必修教材。
實際上就是對這些將領們進行洗腦,讓他們認同李驍,崇拜李驍,毫無保留的支持李曉。
加強李驍與這些中基層將領們的聯係,讓他們感受到李驍的恩情。
對李驍變得更加忠誠。
進行了一通激情演講之後,李驍便離開了河西軍校。
轉頭看了一眼河西軍校的紅色大門,和兩側他自己親筆題寫的字。
搖頭輕笑道:“這幫大老粗~”
在回大都護府的途中,李驍想到了一件事情,便對著旁邊的瘦猴說道:“河西軍校隻是麵對六鎮將領而設立的。”
“咱們北疆的那些孩子們,也不能放任他們不管啊。”
瘦猴聞言,輕輕一愣:“大都督是想要在龍城建立學堂?”
私塾、學堂自古便有,不過都是那些大家族們私辦的,與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無緣。
李驍輕輕點頭說道:“是學堂,但卻不是教授四書五經的學堂。”
李驍真正要建立的,是類似於少年軍校,為北疆軍提供預備軍官。
究其原因,還是這些大老粗們搞的李驍很無奈。
腦子都已經定型了,再怎麼學也就是那樣了。
於是,李驍隻能將重點培養目標放在那些孩子身上了。
儘可能的培養一些文武全才,上馬殺敵,下馬治國。
那個時候,北疆就不需要單純的文臣了,辛棄疾、文天祥那般人物,才是李驍真正需要的。
之後的這些日子,楊守正這些百戶們在河西軍校中開始了培訓。
上午抽出一個時辰去識字,一個個的全都抓耳撓腮,感覺時間過的太慢了。
下午由那些千戶萬戶們,來講授行軍作戰的本領。
讓這些指揮兩百人的百戶們,學會如何指揮上千人甚至是上萬人作戰。
李驍也時不時的來給這些將領們灌輸靈魂雞湯,聽的他們一個個精神振奮,對李驍越發的崇拜。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去,關於學堂的事情,李驍也已經做好了計劃。
這一日,一名獨臂男人來到了大都護府。
瘦猴看到他之後,立馬恭敬的說道:“武大叔,這邊來。”
“大都護正在等您。”
這個男人四十歲左右的模樣,身上穿著一件厚厚的棉袍,臉龐消瘦,胡子拉碴,連眼眸卻依舊炯炯有神。
輕輕點頭,便趕著瘦猴來到了書房。
看到李驍後,立馬用左臂撫胸行禮:“武剛,拜見大都護。”
李驍直接起身,來到他麵前虛扶道:“武大叔,不必多禮。”
“快坐!”
“來人,上茶!”
武剛,乃是河西堡的人,一路跟隨李驍征戰,在去年與乃蠻人的戰爭中,失去了右臂。
所以,李驍將其提拔成為了第一鎮的副千戶,主要負責千戶府的民政事務。
這次李驍將他叫來,是有重要事情交代。
“武大叔,你先看看這個。”
李驍將一份折子遞給了武岡,上麵寫的正是李驍對少年軍校的整體規劃。
之所以將籌辦少年軍校的任務,交給武岡,除了他出身河西堡,根正苗紅,武力強悍之外,認字才是他最大的優勢。
年輕時候的武剛,可是河西堡中難得的俊後生。
“大都護,這是?要籌建學堂?”
看完之後,武剛驚訝說道。
“沒錯,是學堂。”李驍輕輕點頭道。
“我準備在龍城、伊犁、大漠、西海、陰山、北海和七河,各自建立一所少年武備學堂。”
“招收北疆的少年進行學習。”
武剛聞言,一臉苦澀,無奈說道:“大都護,末將雖然認識幾個字,可若為人師,實在是有些貽笑大方啊!”
“陳參軍、張參軍、韓參軍他們,哪個不比末將學識豐富?”
李驍笑了,輕輕搖頭道:“他們有他們的本領,你也有你的優勢。”
隨即一臉正色的說道:“這並非是單純的學堂,而是武備學堂。”
“不需要學習四書五經,每天隻需要抽出一個時辰讓學生識字,其他大部分時間留著訓練殺敵本領,排兵布陣的本事。”
李驍的這個想法,也是受鐵木真的啟發。
曆史中的鐵木真曾在大漠以北,建立了少年軍校,專門訓練少年殺敵本領。
而這些長大之後的少年,也成為了鐵木真身邊怯薛軍的主要力量。
實際上就是羽林軍。
武備學堂的孩子也一樣,主要招收的目標,是那些戰爭孤兒,父親為北疆而死,母親改嫁,自己在新家中不受待見。
李驍自然要對其妥善照顧,將其收入武備學堂讀全年寄宿學校。
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便將成為李驍的嫡係。
所以,這個武備學堂的工作,陳衝他們乾不來。
必須教給一個武將出身,略通文識,又值得信任的人。
於是,武剛便進入了李驍的視線。
雖然斷了一隻胳膊,但給那些孩子當老師,還是綽綽有餘的。
況且,他隻是武備學堂的山長,具體課程還有其他教官。
“大都護,除了那些孤兒以外,恐怕普通鎮民很少願意將孩子送來學堂。”武剛又提出一個問題。
即便是小孩子,在家裡麵也是勞動力,能夠放羊割草,送到學校豈不是失去了一個勞動力。
李驍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沉聲說道:“凡是進入武備學堂的學生,一日三餐都有大都護府供應。”
“雖然少了一個勞動力,但也少了一張嘴,相信鎮民們會願意的。”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可不是說說的。
當然,這隻是武備學堂初期的手段,等到日後鎮民們明白了讓孩子入學的好處之後。
學生數量變多了,那麼武備學堂隻會供應戰爭孤兒的一日三餐,其他孩子還得去吃老子的。
“本都會命令將北疆境內的所有戰爭孤兒全部送來龍城,先在龍城建立一個武備學堂。”
“你擔任山長,再挑選一批副職將領擔任教官,教授學生們殺敵本領。”
“識字方麵,本都會挑選幾名先生送去。”
李驍和武剛說著武備學堂籌辦的事宜。
主要以李驍的想法為主,但武剛也是個能人,提出了一些意見查缺補漏。
如此這般,北疆第一座少年軍校—‘金州武備學堂’,正式掛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