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無戰事。
自從刪樂之戰結束後,河西走廊便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
北疆軍駐守焉支山一線,按兵不動。
西夏軍則是擺出一副死守涼州城的樣子,河西走廊恢複了短暫的和平。
而李驍則是趁著休戰時間,對那些被俘虜的西夏戰俘們進行了整編。
在之前的戰爭中,北疆共計俘虜西夏軍民三十多萬,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甘州和肅州兩地。
李驍下令,女人和孩子留在原籍,由少部分北疆軍進行看管,作為人質。
而男人們則是被帶到了戰場上。
經過簡單的裁汰老幼傷殘之後,共計得到五萬多兵丁。
“俺叫黃大泉,原先是黑水城的配兵,不過現在俺是北疆的兵。”
此時,在甘州城外的一處戈壁灘上,黃大泉正對著麵前的五十名甘州軍戰俘進行思想工作。
他的身材高大魁梧,體魄強壯,二十多歲的年紀,正值壯年。
黑水城之戰後被俘,成為了庫裡軍戰奴,但在此後的戰爭中,他奮勇殺敵,共計斬獲了十幾顆首級。
被第四鎮千戶王存孝看重,免除了奴隸身份,成為了北疆鎮兵,在不久前還成為了正式的什戶。
更是獲得了第四鎮副都統羅猛,親自授予的中等勇士勳章。
不過現在,黃大泉又要升官了,但並非是大都護府在冊的正式軍官,而是臨時擔任這五十名甘州戰俘的都尉。
“以前,俺就是給那些官老爺們乾長工的,辛苦種地一年,連口飽飯都吃不到,娃兒整天餓的哇哇叫。”
“跟乃蠻人打了一仗,好不容易立了戰功,可是卻被那群狗日的當官的給黑了,幾百文錢就給俺打發了。”
“娃兒還是得挨餓,媳婦照樣得跟著俺過苦日子。”
……
五十名甘州軍戰俘圍成一個圈,聽著黃大泉講述自己的故事。
黃大泉不是專業的政工人才,口才也是一般。
但這些他親自經曆過的事情,往往卻能引起戰俘們的共鳴。
每個人都像是感同身受一般,畢竟西夏的軍司製度已經腐朽,這些百姓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土地都是田主、軍司將領和郡府甚至是朝廷大官的。
他們隻是佃戶罷了,除了高昂的稅收和田租之外,還需要每年定期服兵役。
若僅僅是如此也就忍了,可是那群狗日的當官的,連他們用性命換來的軍功也黑。
所以,黃大泉的這番話引起了很多士兵的共鳴。
義憤填膺倒是不至於,畢竟這些百姓們已經被欺壓成習慣了,但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神情緊繃,被黃大泉的話帶入其中。
“不過等到北疆軍來了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俺在合羅川,殺了六個撒裡跛子,千戶當即就免了俺的奴隸身份,讓俺當了鎮兵。”
“在北疆這裡,隻要成了鎮兵,立馬就發放二十畝軍田,能傳給子孫後代,誰也搶不走的。”
“而且,一顆首級還能換兩貫銅錢,戰後直接發放,絕不拖欠。”
“從合羅川開始,俺黃大泉一共殺了十三個人,大都護給俺發了二十六貫銅錢。”
說著,黃大泉直接從兜裡掏出了一些銀子和銅錢,實實在在的是二十六兩。
此舉頓時引起周圍戰俘們的嘩然,目光灼灼的看著黃大泉手裡的銀子,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恨不得立刻搶過來,但是他們不敢。
黃大泉是北疆任命的都尉,對他動手,就相當於造反,用不了一刻鐘,北疆的騎兵就會衝過來將他們全部屠殺。
更何況,黃大泉本人的戰鬥力也是強的可怕。
是一個能單殺十三個敵軍的猛人。
“俺知道你們想要這些銀子,但是得靠你們自己去拚。”黃大泉將銀子又收了起來。
繼續說道:“北疆軍中,從不克扣戰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誰敢克扣戰功,貪墨軍資,大都護絕饒不了他,砍頭都是輕的。”
“而且若是能殺敵一人,你們就不再是奴隸,能成為北疆的自由民,能夠從大都護府租賃田地,隻需要每年向大都護府繳納兩成租子和兩成田稅,剩下的都是你們自己的。”
“若是你們能像俺一樣,殺敵超過三人,便能直接成為北疆軍戶,到手二十畝耕地。”
“以後殺的敵人越多,獎賞的耕地和銀子也就越多。”
“除了這二十多兩銀子,大都護還賞賜給了俺兩個娘們呢。”
“總之一句話,在北疆,隻要你們敢打敢拚,娘們、銀子和田地,要多少就有多少。”
聽到黃大泉的話,這些士兵們更加心動了,每個人的臉龐上都不禁露出向往的神采。
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無地的農民,隻能租種田主、官員們的耕地。
每年的田租最低也有四成,普遍都是五成,若是遇見那些黑了心的蛆,六七成也是可能的。
除了田租之外,還要繳納官府的人頭稅。
總得下來,尋常百姓辛苦一年,最後根本落不下多少糧食,很多時候都在饑餓的邊緣徘徊。
而在北疆,無論是軍戶的私田還是大都護府的公田,都需要繳納賦稅兩成糧食。
不過北疆取消了人頭稅,變成了田稅。
擁有私田的軍戶們隻需要繳納田稅便可,而若是租種公田,則還需要繳納兩成的租金。
但相比較來說,百姓們的待遇要比在西夏管理下,好了太多。
最後能落下六成的糧食。
隻要勤奮乾活,足夠一家人不挨餓了。
若是在戰場上敢打敢拚,憑借繳獲和戰功賞賜,絕對能過上田主般的好日子。
想到那一幕,這些戰俘們全都難掩激動之色,相互之間討論起來,幻想著未來。
而這般景象也在甘州城外的更多戰俘營中上演。
李驍將這些士兵原有的編製全部打散,編成十人一隊。
從最初被俘虜的黑水軍和敦煌軍中,挑選出表現良好,思想方麵積極向北疆軍靠攏的士兵,擔任戰俘們的什戶和副什戶。
任命北疆士兵為都尉、百戶、千戶等中高級軍官。
如此一來,一支以北疆將士為軍官骨乾,以西夏戰俘兵為基礎組建的庫裡新軍,將會正式成型。
共計五萬多人,清一色的步兵,分成了六個萬戶。
每個萬戶都有八、九千人,使用的都是原本西夏軍隊的武器。
“這場戰爭過後,我們北疆又要出現一個新的階層了。”金帳之中,看著庫裡軍各部呈上來的奏報,李驍輕聲呢喃說道。
平民!
因為這五萬多戰俘中,隻有精銳者才能成為軍戶,大部分士兵恐怕都不具備這個條件。
所以,李驍給了他們一個機會,成為平民。
除了軍田之外,北疆的耕地是不允許私有的。
平民想要生存,除了立功當上軍戶,分得軍田之外,就隻能租種大都護府的公田。
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過度的土地兼並,將大部分土地都握在大都護府手中。
如此一來,北疆的社會階層便會初步形成三級結構。
鎮兵、平民和奴隸。
但階級並非固定,是上下打通的。
奴隸想要立功成為平民就需要斬殺一個敵人,平民想要成為鎮兵,則需要斬殺三名敵人。
而鎮兵想要成就更高,也同樣需要立下戰功。
在利益的驅動下,北疆人終身都要為戰功而活著,這將成為北疆戰車向外開疆拓土的不竭動力。
本質上還是軍功爵製。
接下來的日子,李驍命令各部將領對庫裡軍進行訓練,雖然不要求他們多麼精銳,但至少也要能打打順風仗。
根據涼州城探子傳來的消息,西夏的援軍又到了。
之前是嵬名世安率領的騎兵,如今步兵也已經度過了虎狼峽。
涼州一方的總兵力,達到了將近八萬人。
而北疆這邊,四鎮大軍已經集合完畢,除了留守黑水、敦煌等城鎮的少部分兵力之外。
李驍手中能動用的北疆軍兵力隻有不到三萬鐵騎。
除此之外,還有不到五千名高昌國仆從軍,但比起西夏軍隊,兵力方麵則是遠遠處於劣勢。
所以,就需要補充庫裡軍作為炮灰。
這一日,探騎忽然來報:“大都護,涼州城夏軍行動了。”
“大隊騎兵在今天早晨開拔,向著焉支山方向進發。”
李驍聞言,神色立馬緊繃起來,看著麵前的沙盤,根據探騎的情報,確定西夏軍隊的行軍路線。
淡淡的說道:“嵬名世安這個老東西,終歸還是按捺不住了。”
“傳令,各部都統、萬戶,全部來大帳。”
“戰爭,要開始了。”
與此同時,涼州城門。
身穿華麗甲胄的李安全,騎著戰馬,率領大隊騎兵衝出了涼州城。
麵對這茫茫的河西大地,心中自然是豪邁萬分。
大聲喝道:“傳令各部,若是發現北疆蠻子,不可輕易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