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滿足北疆軍的錢糧所需,他們自己也定然會從中撈取好處。
百姓們怨聲載道,最後隻會將仇恨轉移到北疆的身上。
起義、暴亂隨之而發,甚至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逼的北疆軍不得不放棄涼州。
對於這裡麵的關竅,李驍一眼就能看明白。
騙騙那些底蘊淺又沒見識的女真人、蒙古人還行,拿這套來對付李驍就不行了。
因為在他的規劃中,未來的北疆並沒有這些傳統士大夫的地位。
甚至就連當前的張興華、陳衝等人也都隻是過度而已。
北疆的統治根基,始終都是北疆武人集團,始終都是六鎮。
李驍已經加大對六鎮子弟的教育投入,要求這些二代、三代們在繼承先輩驍勇善戰的前提下,更要識文斷字、明心算法。
等到十年後,越來越多的六鎮子弟成長起來,北疆的底蘊將會更加深厚。
傳統士大夫階層將會逐漸失去統治基礎的作用,想要當北疆的官,首先要是個軍人。
所以,從涼州開始,李驍將耕地收歸公有,以後也照比此例。
這個政策的實施,固然會加大日後攻略中原的難度,導致各地士大夫豪強的堅決抵抗。
但還是那句話,北疆不是非士大夫不可。
李驍寧可推遲統一中原的時間,也要先練好內功,為北疆的統治鍛造堅實的根基。
若是不從一開始便立下規矩,日後的北疆也定然難逃金國和蒙古人的結局。
看著王洪昌極力賣慘的樣子,李驍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子,臉龐上得表情越發清冷,沉凝的聲音說道。
“耕地什麼時候成了百姓的命根子了?分明是你們這些豪強大戶們的命根子才對!”
“百姓又什麼時候又有過耕地?”
“他們的耕地不是早就在一次次天災人禍中,被你們巧取豪奪搶過來了嗎?”
天下間,還是無地的百姓更多。
耕地是不是公有,跟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豪強、大戶們。
李驍最不用在意的就是他們,更用不著依賴他們。
他就是要讓這些人知道,北疆與他們從來不是合作關係,而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老老實實的聽話,交出全部耕地和草場,本都還能給你們留下一些財產,讓你們做我北疆的順民。”
“否則,本都絕不介意將你們連根拔起。”
頓了頓,李驍伸手緩緩撫過腰間寒光凜冽的龍頭騎兵刀,殺機凜凜的聲音說道。
“北疆的刀,斬過祁連山的石,飲過西夏鐵騎的血,也不介意再多沾染涼州人的骨血。”
他猛地抽出戰刀,刀鋒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嗡鳴,即便是隔著很遠,王洪昌依舊感覺到頭皮發麻。
瑟瑟發抖的樣子,渾身汗毛直立。
李驍站起身來,刀鋒在地麵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尾線,緩緩地落在了王洪昌的腦袋上,使其瞬間一個激靈,渾身劇烈顫抖起來。
“大,大都護,不要~”
李驍沒有理他,隻是淡淡的聲音說道:“本都的大軍,既能踏平西夏的陣列,也能將涼州化作下一片焦土。”
“莫要心存僥幸,這方圓數百裡,皆是北疆鐵騎的馬蹄能踏至之處,你們的城池、百姓,在本都的兵鋒下,脆弱得如同風中殘燭。”
話音落下,李驍再也沒有了和他廢話的興致,冷聲說道:“滾回去吧!”
“給你們一個晚上的時間,明日一早,我北疆大軍開始攻城,你們就再也沒有投降的機會了。”
下一秒,李驍那渾厚低沉的聲音響起:“滾~”
王洪昌那顫抖的身體瞬間癱軟在地,連滾帶爬的跑出了帳外。
看著他的狼狽身影,李驍不屑的搖了搖頭。
轉而持刀走出帳外,看向夕陽下的涼州城,金黃色光芒的渲染下,神聖卻又孤寂,無依無靠。
甘涼大地,良田阡陌,是最重要的糧食產區,機會就在眼前,李驍還是想試一試。
……
而另一邊,王洪昌將李驍的原話帶給了城中的豪強大戶們。
瞬間讓這些人憤怒起來。
“什麼?他們要耕地和草場?”
“這是要掘我們的根啊!”
“是啊,我蒲察家的田地都是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耗儘了百年心血啊,憑什麼北疆大都護的一句話就讓我們交出去?”
“不交?殺你們全家啊!”
“要是交出來,還能給你們留下一些財產過日子,或許未來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殺我全家?讓他們來好了。”
“反正沒有了耕地,我們全家也沒活路了,不如現在跟他們拚到底。”
涼州城內的官員、大戶們吵吵鬨鬨,威嚴莊重的刺史府竟然成了一片菜市場。
而蘇毗捺羅借故病重的名義,一直沒有露麵,但所有的事情卻都沒能瞞的過他。
“哼,一群蠢豬。”
“正是有了這群欺軟怕硬、貪得無厭的蛀蟲,我大夏才落到今天的境地。”蘇毗捺羅冷哼說道。
當初聯起手來架空自己,想要去向北疆人投降的時候,這些人可沒這麼硬氣。
現在好了,北疆人要他們的耕地,立馬就要跳起來去和北疆人拚命。
早乾什麼去了?
不過想到這件事情,蘇毗捺羅也是一陣頭疼。
他在涼州城中也有不少耕地呢,若是被北疆人要去,一輩子辛苦也就化為烏有了。
“哎,麻煩了啊!”
很快,北疆軍的條件開始傳的滿城風雨。
“耕地?跟我有啥關係?我家的地在爺爺輩起就全都賣給蒲察老爺了。”
“俺家也沒地了。”
“那些官老爺也真是的,北疆人想要,那就給唄,地還能比命重要?”
“往年天災的時候,家裡吃不上飯,為了活命不還是把地都賣給官老爺了?”
“你們不懂,那些官老爺們手裡的地可都是成千上萬畝,一下子交出去,不跟要他們命似的?”
“反正跟咱們也沒啥關係,給官老爺還是給北疆人種地,都沒啥區彆。”
“不過我聽說,北疆人的地租隻有兩成呢。”有人忽然說道。
正是錦衣衛安插進涼州城的探子,因為戰事緊張,所以也被抓了壯丁,在守城期間自然抓住機會蠱惑這些士兵,宣傳北疆的好處。
果真,此話一出,瞬間讓周圍士兵來了興趣。
“兩成?真的啊!”
“乖乖嘞,咋這麼低啊?俺家種的要交五成租子呢!”
“若真隻有兩成地租的話,給北疆人種地咱們還賺了呢。”
“是嘞,北疆人還怪好嘞。”
士兵們的口風開始轉變,從最初的漠不關心,變成隱隱期待給北疆種地。
兩成的地租,再加上兩成的田稅,百姓最終能到手六成的糧食,比起這個時代的標準要高的多。
百姓們獲利多了,北疆的利益也沒少。
甚至相比於西夏、金國、宋國的國庫收入水平,還要多得多!
誰的利益少了?
自然是中間沒了田主、士大夫階級的獲利。
將他們的利益,瓜分給了百姓和大都護府。
如此一來,既能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又能大幅度增加北疆的府庫收入。
兩全其美。
所以李驍在堅持的推動土地公有化。
而土地公有化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階級晉升渠道的變化。
普通百姓不允許擁有私田,隻能租種大都護府的公田。
自然也就不會再出現地方豪強和士大夫階層。
想要改變命運,就隻有兩個渠道。
通過手工業買賣成為商人,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階級。
一輩子的艱難拚搏,甚至還比不過孫子的一句‘爺爺,我要這個’。
想要實現階級的跨越,就隻能參軍,成為軍戶便可擁有私田,立功越多,田地也就越多。
也隻有成為了軍戶,才能擁有成為官員的資格,社會地位也就越高。
這才是真正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的資本。
所以,土地公有化也是在潛意識中驅使百姓們參軍,推動北疆戰爭的車輪不斷向前。
……
相比於其他人的興致高昂,蘇仁禮卻是一直坐在一旁,情緒低落的樣子,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雖然也一樣被征召成為了士兵,但他卻是有著正兒八經的舉人身份。
所以也能得到些許照顧,分到一個比較輕鬆的後勤活計。
可他的心情依舊糟糕透頂,隻因為蘇家雖然是小門小戶,但也有好幾十畝耕地呢。
若是被北疆人搶走了,蘇家可就徹底沒落了。
“蘇兄,咋辦啊?”
“那群北疆蠻子是要咱們的命根子啊。”
一個同為舉人的士兵湊了過來,哭喪著臉說道。
他家的地更多啊!
“如今隻能儘人事聽天命了。”蘇仁禮唉聲歎氣說道。
準備找個機會回家和婆娘商量商量,她是北疆人,看能不能找到個北疆親戚,使些銀子把自家耕地給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