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姝玉當天就看到了這則新聞報道,因為她家裡訂了兩份報紙,一份《寧安日報》,一份《人民日報》。
本地新聞主要是給外婆看的。
《人民日報》是給她看的。
高考要考政治,秦姝玉早忘光光了,她的思想停留在了三十年後,以這種狀態參加政治考試肯定是不及格的。
而看新聞,了解國家大事,政策變動,無疑是最快了解這個時代思想、目前政治形勢的手段。
而且哪怕是考不上,多了解國家大事、政策也沒壞處,興許某個新聞報道裡就潛藏著不為人知的機遇。
這可不是秦姝玉妄想,八十年代有個大佬因為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了“國庫券開放自由交易”的新聞,敏銳地嗅到了商機,一年賺了上百萬元,成為一個傳奇。
秦姝玉看完了當天的報紙,就見馬雲清皺眉盯著手裡《寧安日報》,表情不大好。
“怎麼啦,外婆?”秦姝玉偏頭過去,一眼就看到了那醒目的黑字標題。
嘖嘖,秦建平這個對象果然找對了,行動力杠杠的,這才沒幾天呢秦家人就都登報了。
但馬雲清顯然很見不得這個,啪地一聲將報紙合上:“我當年可真是看錯了人,你媽……哎,是我害了你媽,多虧你已經嫁人了,小陸也是個心胸寬闊的不在意這些。”
秦姝玉懂她的意思。
哪怕秦姝玉已經跟秦建新鬨崩了,但在外麵的人看來,秦建新始終是她的父親。
但凡要點臉麵的人家,誰樂意跟這樣的人家結親?
說出去都丟人。
秦姝玉反過來寬慰馬雲清:“外婆,沒事了,咱們過完年就去海城,以後就很少回來了。你也跟我一塊兒去吧,留你一個人在老家我不放心。”
馬雲清是支持秦姝玉去的:“你去吧,結了婚兩口子長期分居兩地也不是個事。我還能照顧自己,又有你舅婆作伴,就不去了。”
秦姝玉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外婆這人有一套她自己的規矩,她不會長期去嫁出去的女兒家住,就更彆提外孫女了。
“嗯,等我在海城安定下來再說。”秦姝玉也沒放棄。
她想著等她念完書,掙了錢,在海城給外婆買個房子,離她不遠那種,天天能都能見麵吃飯。
這樣既能照顧外婆,又不會讓外婆覺得不自在。
馬雲清將報紙塞進了灶台裡,一把火燒了,催促秦姝玉:“去看書吧,彆管那些爛事。”
她現在是覺得提一嘴秦建新都覺得臟。
秦姝玉知道她心裡不好受,也沒再提秦家的事:“好。外婆,我想吃你做的乾煸豆角,又香又下飯。”
“成,我這就去做。”馬雲清提著籃子去摘豆角了。
*
秦家舍不得錢,從來不訂報紙。
以前的舊報紙都是秦建新、秦建平和汪萍從廠裡帶回來的。
現在兩人倆都沒了工作,自然沒舊報紙可拿,而且天天悶在家裡,消息也閉塞,竟是最後才知道自己家上了新聞。
相較之下,秦雪薇反而要知道得早一點。
她懷孕差不多三個月了,小腹微微凸起,稍微留意就能看出來。
錢淑雲哪怕再不喜歡她,看在大孫子的份上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隻是日常生活中仍把錢看得很緊,偶爾還會嘲諷秦雪薇兩句。
秦雪薇要是聽得不舒服就懟幾句。
兩人這種微妙的婆媳關係竟然還達成了一種很奇怪的平衡。
秦雪薇逐漸有了孕期反應,嘔吐、乏力、嗜睡,尤其是天氣越來越熱,她這食欲不振的毛病也更加嚴重。
吃不好,吃了吐,精神不濟,她也不樂意出門,整天窩在家裡看電視、睡覺。
這天,吃過早飯,她照舊又回房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