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佯攻分散了轟龍的注意,為穆蒂分擔了一點正麵的壓力後,奧朗嘗試著朝轟龍的身後迂回。
不用多了解,僅是看著那對粗壯得可怕的翼爪就能知道,這家夥的攻擊範圍大得驚人。
如果兩人都在正麵,轟龍隨便一個橫抓就全攬進去了,甚至在它身側也不安全,必須到它身後,才能起到一些分散壓力的作用。
希望
奧朗的目標是轟龍的後腿。
他狩獵真正意義上大型怪物的經驗不多,也就土砂龍和女王蜂這兩次,後者沒什麼參考價值,但從前者身上多少也算總結出了點經驗。
攻擊腿部,對陸行怪物而言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策略。
轟龍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飛龍種,但它們的飛行能力很差,很難做到平地起飛,基本隻能從高處跳下時展開翼膜進行滑翔。
付出飛行能力這一代價換取的,是陸行特化的翼爪,它們的翼爪甚至生得比後肢更粗長,更強壯,快速奔跑時也是以四肢著地的方式行動。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把它定義為陸行怪物應該也沒問題。
如果能傷到轟龍的一條後腿,不說讓它失去行動能力,至少能讓它奔跑的速度慢一點,他們脫險的概率也大一些。
在奧朗進行迂回的同時,穆蒂就已經猜到了他的計劃。
身為重裝前衛,可不是一直架盾頂在怪物臉上就行,她也必須主動進行攻擊,抓牢目標的注意。
甩動銃槍,快速完成換彈後,穆蒂抬手便是一炮。
“轟!”
在這種極近距離上,擴散型銃槍的炮擊威力不容小覷,即便大部分彈片被轟龍堅韌的鱗甲彈開,但也有少數落在了鱗片縫隙處,濺起幾點不起眼的血花。
一炮過後,她沒有連續進行開火,而是借著炮擊的後座力向後跳開了一大步,隨後猛地前衝,揮斬出左手中的銃槍。
不管是大劍,太刀,還是她目前使用的銃槍,都是攻擊範圍較大的近戰武器,使用這類武器作戰時緊貼著目標是很難發揮出威力的,距離目標三到四米,才是最佳的攻擊距離。
轟龍似是也沒料到她後跳後會立馬又衝上來,反應慢了半拍,被她一擊橫掃掄在臉側。
特彆加重加長過的斬刃揮舞起來,威力幾乎不遜於大劍,在穆蒂巨大力量的加持下,轟龍的腦袋被掄得稍微一偏,側臉處也留下了道見血的刀痕。
如果是之前狩獵的那頭土砂龍,這一橫掃斬劈臉上少說也得一個踉蹌,但她此時的對手是有著“絕對強者”威名的轟龍。
一次近距離炮擊加上一次全力的橫掃斬,對它造成的傷害連輕傷都算不上,頂多算是破了點皮。
但不管怎麼說,吸引對手注意力的目標算是達成了,轟龍那因憤怒充血變得猩紅的豎瞳,死死盯住了眼前的獵人。
借此機會,奧朗順利繞行至轟龍身後,拔劍出鞘便是一擊標準的踏步前斬。
不是他不想整些蓄力之類的“花活”,眼前的對手是實力遠在自己應對範疇之外的“絕對強者”,而他對對方的攻擊習慣等細節戰鬥信息也不了解,保守點是理所應當的。
他可不想蓄力到一半就給對方回頭一口嚼了。
豎直劈落的太刀斬過轟龍的後腿,劍刃斬過鱗甲時能感到明顯的阻滯感,但【神樂】鋒利的刀刃依舊不負期待地破開了轟龍外皮的防禦,斬開一道不起眼的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