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是,萬一高句麗鐵了心毀橋,即便咱有火器,也未必就能成功阻止。”
“此事是末將疏忽了,那依大將軍之意,就是咱們自己建造浮橋?”
被楊安這麼一問,來護兒他們怔了怔,來護兒也這才試探詢問。
甚至就連麥鐵杖,張須陀,徐世勣,單雄信眾人,此時也都看向了楊安。
因為楊安雖然沒有說要建造浮橋這話,但他們覺得,楊安應該就是這意思。
果然,就在他們如此想時,楊安也已經頷首道:“嗯,咱們自己建吧。”
“從現有高句麗浮橋的上遊和下遊百裡處,各建一座浮橋。”
“如此的話,咱也正好可以給高句麗來個攻其不備,繞到他們背後,解決高句麗浮橋的守軍。”
“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儘管自己建造浮橋比較費事,可行軍打仗嘛,隻要能確保戰事順利進行,造橋鋪路這都隻是家常便飯。
這一點,來護兒他們也明白。
故此聽楊安如此說,來護兒也立刻應聲說:“行,沒問題。”
“那末將這就去讓人安排,開始著手建造咱們自己的浮橋?”
“嗯,去吧。”
楊安嗯了一聲,隻是話剛說完,他卻又忽然對著來護兒問:“哎等等,咱此次大軍出征,軍需方麵攜帶水泥了嗎?”
楊安這是想徹底斷掉高句麗毀橋的可能了。
畢竟憑借高句麗如今的軍事實力,若是他們這邊在建造浮橋時,利用水泥覆蓋表麵,高句麗即便想毀橋,也沒有那能力。
“沒有,咱出征時也沒想著要建造浮橋呀。”
但來護兒卻尷尬一笑,說的楊安也隻能無奈道:“那行吧,那就先建浮橋。”
“待浮橋建好後,安排士卒攜帶火器守護浮橋。”
“是,大將軍。”
來護兒領命,轉身就去安排人建造浮橋了。
楊安也這才看了一眼其他人,又和他們商議彆的事了。
而就在他這邊商議時,洛陽城的刑部大堂,齊王這會也正在和大理寺卿張軻,刑部尚書王子孝一起商議著萬佛寺的案子。
王子孝今年三十九歲,麵容儒雅,身材頎長,出身太原王氏,乃太原王氏家主王秉之的嫡長子,楊安那位仙子側妃的兄長。
縱然以前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外臣,但自從太原王氏投靠了朝廷後,王子孝卻在三個月內連升三級,成為了大業八年升職最快的朝中官吏。
還真應了那句老話,背靠大樹好乘涼。
不過即便靠著大樹,王子孝也十分謹慎。
尤其是當他聽齊王說,要將萬佛寺的案子公審後,王子孝更是立刻就對著齊王詢問:“敢問齊王殿下,此事真是陛下的意思?”
就連大理寺卿張軻,這會也凝重盯著齊王。
當然他們如此,也並非他們就不相信齊王。
他們隻是想問清楚罷了。
畢竟這個案子一旦公審,所能引起的風波,他們大抵也能預料到。
既然能,他們肯定得謹慎一些。
否則出了事,這可就是要命的大事了。
“廢話?若是沒有父皇許可,本王敢如此行事嗎?”
齊王也這才沒好氣的瞪了王子孝一眼,隨後再次問:“好了,事就是這麼個事,本王已經給你們說的很清楚了。”
“現在就看你們,準備何時與本王一起公審此案了?”
“你們確定了日子,本王也好讓那些被萬佛寺囚禁的女子前來作證。”
齊王雖然也是萬佛寺一案的主審官之一,可他不會擅作主張。
因為他清楚,他並不精通審案。
既然不通此道,還不如交給刑部和大理寺來主導,自己溜溜邊縫好了。
總歸齊王要的,也隻是給那些受害女子一個公道而已。
“明日吧。”
“既然陛下都已經下旨了,那我們就明日公審此案。”
“煩請王爺,明日下午帶那些受害女子來我刑部即可。”
“張老大人覺得呢?”
王子孝思索了下,然後才看向了大理寺卿張軻。
“沒問題,那就明日下午。”
張軻微微一笑,三人又聊了會,等把該聊的都聊完後,齊王就返回了他的王府。
……
與此同時,突厥始畢可汗的王庭。
已經歸順了大隋的阿史那缽苾和托胡海,此時也才回到了王庭。
回到王庭後,還沒等他們覲見始畢可汗呢,始畢可汗卻已經從汗帳中走了出來,正好看見了他們。
看見他們倆人回來了,始畢可汗頓時臉上露出笑容,對著倆人問:“哈哈哈,缽苾和托胡海回來了?”
“怎麼樣,大隋的那些世家大族,你們聯係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