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他們傻愣愣看著楊廣,過了好大一會,楊雄才糾結說:“陛下,您騙不騙兒子,這是您的家事,與臣等何乾?”
“就是啊陛下,您這。”
楊義臣,李靖他們也哭笑不得,怎麼一不小心,就讓皇帝給坑了?
“咋沒關係?”
但楊廣卻眼睛一瞪,當即義正言辭道:“你們方才都說了,太子乃是國之儲君,關係國本。”
“既是儲君,那就肯定與你們有關。”
“好了,此事就這樣定了,遠征天竺之事,朕會瞞著太子,你們也注意些,可彆走漏了風聲,明白嗎?”
楊廣說完就笑眯眯打量著楊雄,李靖他們了。
“諾,陛下,臣等明白。”
楊雄與李靖他們對視一眼,然後楊廣便將目光落在了楊六五與程咬金身上,對他們倆人問:“你們倆呢?明白了嗎?”
“這滿朝武將,就你們倆與太子走的最近,回頭若走漏了消息,看朕怎麼收拾你們。”
頓時,楊六五與程咬金立即保證:“還請陛下放心,臣等絕不會讓太子知曉。”
“嗯,這就對了。”
楊廣滿意笑笑,這才再次道:“遠征天竺的事,就先這樣。”
“接下來,咱說說太子所提,設立五大軍事基地一事......”
楊廣很快就將楊安建議的五大軍事基地,以及五路上將軍這些,都對楊雄他們說了下。
說完他才繼續道:“太子所提建議,朕覺得還不錯。”
“總歸咱們大隋,如今已不是昔日的大隋了,單是疆域這塊,若再想按以往的軍事政策行事,肯定不行。”
“各位愛卿覺得,太子這策略怎麼樣?”
楊廣雖然霸道,但卻也知曉軍國大事不可乾綱獨斷。
所以他縱然不會放在朝堂上,與滿朝文武商議扯皮,卻也會與內閣大臣,以及心腹武將討論。
對楊廣的行事作風,楊雄他們也了解。
故此很快的,楊雄就沉吟說:“臣等沒意見,咱大隋確實得重新規劃軍事方麵的國策了。”
“隻是陛下,若照太子這策略,咱現有的衛署,以及各地邊軍,可能就有些不足了。”
“咱是否得擴軍?”
“對啊陛下,咱們大隋如今的常規兵力,大概一百一十萬左右。”
“可這一百一十萬大軍,很顯然不夠用了。”
李靖,楊義臣他們也跟著附和,楊廣這才嗯了聲,讚同說:“確實不夠用了,這也是朕讓你們來的另一個原因,著手擴軍。”
“二百萬,先照二百萬擴,不過不要再采用強製征兵的方式了。”
“以後所有兵源,一律采用募兵製,發放餉銀的同時,可酌情減免軍戶田稅。”
“此事你們內閣自行商議,爭取在朝會時,給朕拿出一個具體章程來,明白嗎?”
楊廣儘管以前就在實行募兵製,但卻也並非大規模實行。
而現在,他的這一舉措,就等於是要徹底取代原有府兵製了,對此,楊雄,房玄齡他們自然也是支持的。
所以楊雄,房玄嶺那些內閣大臣,立刻就行禮道:“臣等明白,還請陛下放心,臣等會仔細磋商。”
“嗯。”
楊廣嗯了聲,隨後才再次道:“還有就是軍事學院,以及五路上將軍的人選問題。”
“軍事學院這事,沒甚好商議的,朝會上朕會批準,到時你們內閣提出來即可。”
“倒是這五路上將軍人選,你們有甚好的建議嗎?”
“有就儘管提。”
楊廣這話聽起來似乎也沒毛病,可楊雄他們卻一陣苦笑。
然後楊雄與楊義臣才尷尬道:“陛下,此事臣等如何提?”
“臣等就是武將,這事沒法提啊?”
“要不還是您定吧,您說是誰就是誰,不然我們都推薦自己,到時陛下豈不是要為難?”
“哈哈哈。”
楊雄與楊義臣話剛說完,李靖,秦瓊,尉遲恭他們就轟然大笑,榮國公來護兒更是頷首道:“對啊陛下,此事臣等得避嫌。”
“行吧,給你們機會,你們都把握不住。”
“既如此,那這五路上將軍的人選,朕就親點了。”
楊廣笑笑,這才神色一凜,對楊義臣道:“兄長,東路上將軍,就由你來擔任。”
“軍事基地設於幽州,暫定兵馬三十萬,不過朕隻能給你十萬兵馬,剩下的二十萬,你自己看著招募,如何?”
楊廣說的幽州,就是以後的北平。
其實若非考慮到大隋本土距離倭夷太遠,楊廣都想將東路軍事基地設置在倭夷了。
但現在,他卻也隻能如此先安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