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都。
但凡在城中的世家,連帶著各個官員,此時已經慌成一片。
畢竟他們也派遣人手,盯著孟津關的一舉一動。
此關能否守住,同這些官員和世家的安危息息相關。
特彆是那些,曾經打壓甚至同吳缺不對付的官員。
這些人最是清楚,若吳缺打來京都,他們斷無活命的可能。
所以早一點聽到風聲,早一點做好準備為好。
因此明裡暗裡,均有世家準備逃命。
此時皇宮之內,目前尚在的文武,均是齊聚此地。
例如六部尚書,以及虞世基同裴蘊等人。
眾人齊聚,大殿卻是沉默無聲。
甚至可以發現,這些官員的神色,均是寫滿了恐懼和不安。
“孟津關就丟了?”
良久,還是楊廣緩緩開口。
這話一出,眾文武都不敢吭聲。
誰能想到,孟津關百萬大軍在,而且有蕭瑀和肖雷坐鎮。
不求他們可以擊敗吳缺,但至少守住孟津關不成問題吧?
誰能想到,會是如今這個結局?
孟津關連一個七曜日,都沒有撐過。
如此陣容按道理而言,守個一年都不成問題。
畢竟孟津關之後,還有洛口倉等地,源源不斷的輸送輜重。
“誰能告訴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楊廣大怒,猛地一拍伏案。
這動靜,把下方文武都嚇得夠嗆。
“陛下...”
這時候,虞世基開口了。
“嗯?”
楊廣眉頭微皺,凝神看來。
“孟津關之所以丟得如此之快,還是蕭國公的功勞。”
虞世基直言。
“你說什麼?”
楊廣眉頭一皺,麵容也冰冷的幾分。
“若不是蕭國公強行征兵,怎會有如今下場?”
虞世基直言。
“陛下,虞大人此言不假,從強行征兵開始,就已經民怨四起。”
“當初可有百萬難民,逃離各個郡城。”
“唉!”
“如此征兵,怎麼能行呢?”
其餘人相繼開口,唉聲歎氣不斷。
“放肆!”
楊廣怒斥一聲,從龍椅上站起掃視眾人:
“既然如此,當初爾等為何不說?”
“當初陛下對蕭國公甚是信任,臣的話能有作用嗎?”
“是啊,有裴大人等人作為前車之鑒,臣不敢啊。”
“陛下!”
一眾文武紛紛出列。
“罷了!”
楊廣長袖一拂,重新坐回龍椅上道:“段卿,目前京都有多少兵馬?”
“回陛下,目前京都的兵力不足三萬。”
段文振如實答道。
“怎麼如此之少?”
楊廣一聽,隻感覺汗毛倒豎。
“陛下難不成您忘了,咱們的主力兵馬,全部都鎮守孟津關去了。”
段文振苦笑一聲。
所以孟津關一破,京都再無險要可守,也無兵力可用。
“若是如此,朕已經擋不住吳缺了?”
瞬息之間,楊廣隻感覺身上的力氣都被抽乾,直接癱坐在龍椅上。
眾文武沒有接話,且這話怎麼接?
“陛下,實在不行,放棄京都吧?”
有臣子提議道。
“是啊,退守大興。”
立馬有人附和。
“既然如此,那便移駕大興。”
楊廣喃喃一聲,他已經沒有選擇餘地。
此話一出,眾人均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