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武。
這一日,房玄齡同魏征二人,相繼來到大殿見吳缺。
“何事?”
吳缺正在批閱奏折,頭也沒抬。
“陛下,這是咱們製定的過程,請您過目。”
房玄齡說著,遞出一本冊子。
吳缺接過一看,僅僅一眼他就知曉,這國策完全可行。
房玄齡第一步,就是改變了世家壟斷朝中人才的局麵。
不但有利於科舉製,也有利於整改朝堂。
此國策,主要是從吏部下手。
挑選官員的標準發生變化。
不再依靠背景,而是以才能和為人為主。
除此之外,還要從挑選之人的長處下手。
將其長處,用在適應的官職上。
簡而言之,就是擅長什麼,就做什麼樣的官員。
“不知陛下認為可行否?”
吳缺放下冊子的瞬間,房玄齡試探性問。
“可行。”
吳缺點了點頭。
雖然他腦中,有更為先進的治國策略,但不一定適用。
凡事都需循序漸進,適合的才是最優選擇。
反之,隻有百害而無一利。
稍有不慎,隻會讓大武瞬間動蕩。
“除此之外,此乃杜如晦的國策。”
房玄齡又取出一本冊子。
吳缺拿起來一看,才發現杜如晦提議了諸多國策。
首先是對大武律法的整改,改變之前大隋的苛刻律法。
吳缺看的時候,房玄齡就有些緊張。
畢竟大隋的苛刻律法,也有一定用處,可以嚴紀律人。
但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清楚,太過嚴厲的律法,有時候隻會起反作用。
當初的大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二人商量許久,才決定更改律法,做出方案拿給吳缺看。
房玄齡之所以忐忑,主要是吳缺殺戮果決,說不準推崇嚴格的律法。
“不錯,可行。”
吳缺點了點頭。
“所有?”
房玄齡愣了一下,試探性問。
“不錯,所有。”
吳缺都不帶猶豫的。
兩人製定的國策,簡直一針見血。
完美契合當下,甚至解決了不少隱患。
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律法上,均是如此。
但對比起兩人巔峰時期,還尚有察距。
但吳缺不著急,循序漸進本就是緩慢推行,而不是瞬間達成頂點。
治國一事,本就不能急。
“如此甚好。”
房玄齡瞬間就鬆了一口氣。
他深怕吳缺不同意,到時候就難了。
畢竟他和杜如晦一致認同,眼下隻有這些國策尚可用。
其他的不太適合,亦或者效果不大。
“這些交給你們,立馬實施下去。”
吳缺直言。
“諾!”
房玄齡領命。
“你呢?”
吳缺看向魏征。
“陛下,臣有事勸諫!”
魏征深吸一口氣。
房玄齡見此苦笑一聲,顯然他知曉魏征要做甚。
“何事?”
吳缺來了興趣。
他如何不知,魏征為人剛正不阿,且眼裡容不得沙。
大武剛立,大隋不少朝臣尚在其中,一些風氣也保留了下來。
什麼風氣?
太簡單了,那便是官官相衛,甚至貪汙成風。
莫說普通臣子,就連裴矩和虞世基等人,都參與其中。
隻是濫用私權的力度大不大而已。
“陛下請看!”
魏征也不廢話,直接取出名冊。
吳缺還沒接過來,瞳孔就猛地一縮。
好家夥,魏征名單甚厚,比房玄齡等人的國策都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