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不見高句麗人來?”
百濟官員皺眉道。
“高句麗人?”
新羅人冷笑一聲,順勢坐下:“高句麗還有說得上話的人嗎?”
扶餘人隨後開口:“他們王室血脈徹底斷了,剩下的也都是不入流的世家。”
“他們自身難保,無法壯大勢力。”
新羅人緊隨其後道。
一聽這話,百濟官員甚是吃驚。
他著實沒想到,這才多長時間,高句麗人就淪落到這個地步了?
“所以高句麗,直接在聯軍之外嗎?”
百濟官員沉聲問道。
“不錯。”
新羅人乾脆答應。
“他們非但不能幫到我們壯大勢力,反而有走漏風聲的危險,既然如此何須帶他們?”
扶餘人緊跟著開口。
各方勢力都清楚,這次商議聯軍之事,可關乎各方勢力的生死存亡。
其中利害,誰都清楚得很!
一旦消息走漏,隻怕還未召集兵馬,就會被大武於頃刻間消滅。
“好了,那就說說咱們此次聯軍,都能出多少兵馬。”
百濟官員隨之開口。
“新羅願全力以赴,出動五萬兵馬甚至更多!”
新羅人率先開口。
“扶餘不多,但四萬上下還是可以辦到的。”
扶餘人隨之開口。
“百濟的話,估摸著也在五萬上下。”
百濟官員皺眉。
這個兵力估計,是百濟王估算出來的。
因為其在暗中,還與一些世家有聯係和來往,自然清楚能號召多少兵馬。
幾人說完之後,無數雙眼睛齊刷刷的看向聖德太子。
“倭國既然已經被滅國,估摸著兵力也在萬餘上下吧?”
新羅人開口。
“依我看,萬餘都沒有,隻怕數千人左右。”
扶餘人冷笑一聲。
百濟官員倒是沒開口。
不過他清楚,聖德太子的答案,關乎整個倭國日後的處境。
“三萬。”
聖德太子沉默許久,還是說了出來。
“什麼,三萬?”
在場眾人一聽,均是驚呼一聲。
倭國都被滅國了,還能有三萬兵馬?
莫說這些人,就連岡本容信等人都是吃驚不小。
因為他們清楚,倭國目前人手就在數千上下。
而且這已經算多了!
倭國已經被滅,島嶼都被大武掌控。
這種情況下,倭國去何處在弄三萬大軍出來?
“事關重大,還請聖德太子莫要開玩笑。”
百濟官員冷聲道。
新羅人和扶餘人也是麵露不悅。
“孤怎會在這種事上開玩笑,說是三萬,就必定有三萬!”
聖德太子直言。
他說出這話時的自信,讓眾人都為之動容。
“既然如此,咱們加起來至少也有十萬兵馬。”
百濟官員不在此事上糾結。
聖德太子能否拿出那麼多兵力,到時候他自有辦法試探。
“十萬兵馬,就想要滅掉大武?”
新羅人立馬笑了。
就連扶餘人,也是搖頭不斷。
十萬兵馬放在小國的確算多,可在大武眼中,算得了什麼?
要知道大武動輒就是數百萬的兵力,而且精兵悍將無數。
大武常規軍的戰鬥力,都足以讓人驚顫的。
更彆說,那些精銳兵馬。
“草原還可以出動一萬精銳騎兵。”
一直沒說話的草原蠻夷,突然開口了。
這人,必然是一方草原勢力的殘留部落。
因為距離遠且分散,大武並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