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例行朝會。
天色未亮,一眾文武已在大殿靜候。
沒過多久,就聽見禦道方向傳來一陣腳步聲。
很快,一道身影便從禦道走出,不正是吳缺?
“臣,參見陛下。”
下方文武立即齊聲高呼,並躬身拱手行禮。
“諸位卿家免禮。”
吳缺坐定,便微微頷首。
一眾文武這才相繼起身站定。
朝會開始,吳缺一個眼神便讓文武開始彙報。
率先出列的,正是房玄齡。
他先將基礎國事彙報一番。
大概就是各方民情,亦或者各地官員的情況。
基本上沒啥大動靜,算是例行彙報。
吳缺聽完之後,微微頷首示意其餘文武彙報。
緊隨其後,便是杜如晦彙報一些國策進展。
國策一直都在緩慢完善,一點點走向更好。
每一次的完善,自然都有相應的反響。
這些事,就由杜如晦來彙報。
“不錯。”
吳缺聽完之後,甚是滿意。
可見杜如晦和房玄齡,還是相當了得了。
兩人相輔相成,促成國策不斷完善,走向更好。
等二人彙報結束,才是六部各個官員的彙報。
優先出列的,乃工部尚書宇文愷!
他彙報的,也是神兵研發進度。
這些事,還是頭一次放在朝會上說。
而且吳缺並未說過,工部這些事不可聲張。
所以宇文愷,才會在今日朝會上彙報。
“神兵?”
“這是何物?”
“這...”
眾文武均是吃驚不小。
能夠被冠以神兵二字,如何不引人注意?
而且這詞語,還是從工部尚書嘴裡說出,更加讓人關注和吃驚了。
工部尚書在朝會之上,絕不可能兒戲。
那就說明,工部的確在研發神兵。
而什麼樣的武器,才能配得上神兵二字?
“敢問陛下,神兵為何物?”
“是啊,是天子佩劍嗎?”
“還是鋒利的劍刃,亦或者大刀?”
“還是玄鐵打造,亦或者前朝時期的名劍?”
一些文武紛紛發問,一雙雙眼睛寫滿了好奇。
“此神兵,已經不是刀槍棍棒的範疇了。”
吳缺緩緩開口。
這些文武的想象力都有局限性,認為神兵屬於傳統兵器的一種。
如今他們聽了吳缺這話,一個個都傻眼了。
“若不是百家兵器,那是何物,全新的兵器嗎?”
段文振忍不住問。
莫說他,就連徐茂公幾人都很好奇。
他們都不知道,工部研發神兵一事。
“時機成熟,諸位卿家自會得知。”
吳缺笑了笑,特意賣了個關子。
如此一來,就算眾人甚是好奇,也不得不忍下來。
“陛下,若下次試驗成功,神兵便成!”
宇文愷直言。
至於其中詳細的過程,以及試驗的記錄等等,他都用冊子記錄下來。
房玄齡親自過來取走冊子,在呈給吳缺。
吳缺接過來隨意翻看幾眼,就知曉兵部目前的進展。
他看完之後,還是免不了吃驚:“兵部的進展速度,要超過朕的想象。”
無論是炮彈的選擇,還是炮筒的尺寸變化,亦或者火藥比例等等。
都有不小的變化!
而且這個變化,是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