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稱為怒江從上遊的黑水河一路流經日光城,在轉進入彩雲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穿過貢山境內,流向福貢、瀘水後又通向寶山、德宏、最後從我華夏領土出鏡流向了臨國緬甸的境內。在緬甸境內又經流幾地,最後流入印度洋。
讓張藝興比較遺憾的是,在彩雲省看到的怒江基本上算是,它在流向境外最後的途徑之路了,看不到怒江在青藏高原上奔流不息時,那宛如一條天然綠地毯上的藍藍的飄帶、進入日光城南的八宿前後,這條美麗的藍色飄帶變進入了深不可測的峽穀之巔。
張藝興看過這人嘖嘖稱奇的怒江,又去看了被人譽為華夏最美麗的瀑布:“九龍瀑布群。”
接下來又去看了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這樣三條同樣發源於青藏高原,在彩雲省境內自北向南奔流並行一百大幾十公裡,形成了一個三江並流的奇觀。
直觀麵對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當在大理看到崇聖寺三塔的時候,張藝興的心裡也深深的震撼一把。
遠遠的看著這個中間高兩邊低的又成鼎立之態三個塔,壯麗雄渾。
這個距離下關十幾公裡、處在大理以北不到兩千米的蒼山應約峰之下,背靠蒼山,麵對洱海,現在也是洱海的聖景。
張藝興近看這三塔,其塔的基座為方形,石欄圍在四周、根根石欄的四角柱頭上都雕琢著栩栩如生的獅子,三塔東麵正中有一塊石頭做成的照壁上雕刻有:“永鎮山川。”,讓張藝興感覺四個字氣勢磅礴、氣魄雄偉壯觀之意境。
草草的看了羅平螺絲田,由於現在不是油菜花的季節,所以就沒有看到金黃色的色塊造型。
張藝興又好奇心的去看了全年積雪的玉龍雪山,看到這自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峰的雪山,在上有蔚藍的天幕襯托下,玉龍雪山好似淩空飛舞的銀色玉龍。
更讓他流連忘返的是在這玉龍雪山處,看到的奇花異草,沒有見過的樹木,雪的海洋,一馬冰川,又有青青河邊草,總之就是感覺風光無限好,還能聽到一些美麗的神話故事……。
又在省會春城東南不到百公裡之處看到了雄偉、奇特、險峻、幽然麵積之大,岩柱高大,個個都有不同形狀的石林群。
看過麗江古城,又去看了如意寶地、陽光最早照過來之地,藏族人稱為東方的結塘,人間最神聖的淨土——香格裡拉!
最後張藝興不想再去看彩雲省的第一峰了,他就選擇一個華夏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巍寶山,張藝興看著眼前的彩雲省道教名山,其海拔高度大約有2600米左右。
沿著上山的小路慢慢的前行,張藝興感覺爬這個山,比雪山又是一樣的心情。
看山上到處都是參天大樹古木、遮日蔽天的疊層枝椏,儘顯鬱蔥濃蔭。偶爾也能聽到泉溪叮咚、低矮藤蔓滿山片野,奇花異草爭芳鬥豔。
通過看宣傳資料,張藝興知道這個巍寶山在唐代的時候,就在其山上建築道觀,最繁榮昌盛的時候是明清兩朝,到了清末道教的殿宇遍布全山。
巍寶山同樣也是南詔發祥之地,時至今日仍然留下很多聖級傳說,巍寶山的道觀密布實屬罕見,也儘顯古人的智慧,他們運用道德自然的布局:前山疊嶂層巒,道觀也多修建在密林之中,後山多懸崖峭壁,看似虛有其表,其實多陡峭險峻,廟宇也是依自然的山勢建於涯壁之間。
張藝興不想去現在那些香火旺盛的廟宇看,自己要到山裡麵看看。走著走著就發現沒有路了,於是他就取出昆吾刀,一路上遇到擋路的藤蔓植被就隨即清理一下,不過這樣行走的速度就感覺慢多了。
當張藝興來到了山的深處,看不出來有人出現的痕跡時,張藝興就把小青給放了出來。
從空間出來的小青一看眼前的場景,就是一聲長鳴,然後就是一個回旋飛上了天空。
張藝興也不去管小青是怎麼樣的開心玩耍。他依然繼續在山裡行走。他隻是知道自己現在所到之處應該是後山,不然也看不到陡峭山壁。
不過現在張藝興在這樣的環境中行走,走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困難,一些動物、蛇、蟲、鼠、蟻在張藝興築基期六層所釋放出來的氣息之下,早就躲的遠遠的了,所以說根本就不用擔心有毒蛇猛獸突然出來傷害到自己。
不停地行走尋覓著,一天就這樣過去,張藝興不想在夜裡還繼續的在山裡行走。這次的小青也不傻,天一黑它就飛回到了張藝興的身旁。
看到了小青,張藝興就說:“小家夥,今天是不是玩的很開心了,放心吧主人我說話還是很算數的,隻是平時沒有機會放你出來玩,不過你也不要好高騖遠,我們現在的空間可不是過去的空間了,你沒有感覺到空間的地方變大了,空間裡麵的靈氣要比這外麵濃鬱的多了,所以說以後就不能再和主人我生氣逗悶了。”
夜裡張藝興就和小青一起回到了玉佩空間裡,張藝興盤膝打坐修煉,小青又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