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聽到此話隻是笑了笑,道:“大哥可是要將小妹趕出府外?”
“看你說的!”
徐允恭坦然道:“你就是住一輩子大哥也沒什麼意見,隻是……這……哎……不說了,吃飯吧!”
不管徐允恭說的什麼,徐妙錦就是一個態度:不嫁!
就在此時,府中的管家匆忙跑了過來,說道:“爺,曹國公求見!”
“曹國公?”
徐允恭愣了一下,心中暗道:“李景隆,他來做什麼?”
李景隆和徐允恭都是世襲的國公,而且還都是開國六公,加上鄭國公常茂,三個人的年紀都差不多,但他們的性格和為臣之道卻天差地彆。
常茂從小就是個混世大魔王,小時候是,年輕的時候是,直到現在依舊是,一言不合就動手的主。
李景隆,四麵透風,八麵玲瓏,不管是之前的淮西,浙東黨,還是現在的淮西勳貴和文官集團,人家都能做到私交甚厚。
曹國公交朋友就四個字,多多益善!
不管是六部尚書,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地方三司,還是五六品的小官,隻要你看得起我李某人,那咱們就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他求人辦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缺錢我送你錢,缺女人我也送,家裡丫鬟多的是,總之你要什麼,我就送什麼,沒事帶著去教坊司溜達一圈,臨走再送點“土特產”。
在京城,提起曹國公的名號,哪個不說好,就連錦衣衛手上都沒有多少老李的黑料。
可就是這樣一位見縫就鑽的曹國公也有攻不破的堡壘。
朝中還是有許多正直的官員不屑搭理這位大明唯一外姓的皇親國戚。
比如淩漢,暴昭,楊靖,以及同為國公的徐允恭。
徐允恭是一位純臣,雖然是世襲魏國公,官至前軍大都督,平時卻很低調,幾乎不與其他官員私下往來,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老爺子非常欣賞他這種不結黨,不營私卻非常有能力的青年才俊,稱讚他有乃父之風,並大力的培養他的能力,希望他可以接過父親徐達的大旗,用來橫製以常家藍玉為首的淮西勳貴。
徐允恭雖然與李景隆並沒有什麼私交,但也沒有什麼矛盾,同殿為臣,又同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徐增壽還是老李麾下的武官,自然不可能將人拒之門外。
在管家的帶領下,李景隆走了過來,一副笑皮臉說道:“呦,允恭兄,這吃著呢……”
徐允恭有些看不懂老李的操作,隻得客氣道:“若不嫌棄,曹國公一起吃些!”
“成!”老李一口答應下來,坐下後吩咐魏國公府的下人去拿雙筷子。
這一幕驚的徐允恭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這李景隆怎麼說也是堂堂世襲國公,皇親國戚,怎麼連客氣話都聽不出來。
這坐下就吃,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操作讓徐允恭大跌眼鏡。
“這魚不錯,鮮美爽口,不過,下次讓你們家的廚子下次用鱸魚做,味道會更好!”
李景隆一邊吐著嘴裡的魚刺,一邊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