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策就更簡單了,按兵不動,等待大明的援軍和糧草補給,相信以大明的國力,能將整個倭國耗死,一勞永逸,後麵的仗也好打許多,不過,此法雖然最為穩妥,也太過耗時!”
“老朽的三個計策都可破倭寇的堅壁清野,不過,老朽還是那句話,這世上就沒有完美的計策,是計就有破解之法,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還需靈活用兵,殿下好好斟酌,老朽就不打擾了!”
說完,石羊先生拱拱手,拿起酒葫蘆走出大帳。
朱雄英屏退大帳內的所有人,從隨身的口袋裡摸出一根卷好的煙草,點燃後抽了起來,遇事不決時,朱雄英總喜歡抽根煙讓自己冷靜思考問題。
煙草持續燃燒,整個打仗內煙霧繚繞,朱雄英靜靜的思考石羊先生所說的三條計策。
憑借火器優勢確實是個好辦法,不過明軍所攜帶的火器已經被王弼帶走了,南路軍要麵對九州勢力最強的幾個大名,壓力不比北路軍小,一旦南路軍受阻,中路軍孤軍深入,很有儘可能麵臨兩麵夾擊的處境。
中策倒是個好辦法,不過耗時太久,中,南兩路兵馬拿下九州中南地區,就算打得快也得十天半個月,打完後一定很疲憊,這個時候若是強攻一定會損兵折將。
至於下策,那就不是作戰了,這是拚國力,看誰先把誰耗死,如果大明源源不斷輸送兵馬糧草,最後一定是明軍耗死倭寇,不過等耗死倭寇不知道都是猴年馬月的事了。
再說了,今年中原水災,國庫也不見得有多少糧食了。
思來想去,朱雄英決定采用上策,集中火器優勢,強攻倭寇城池。
可火器都被王弼帶走了,蕩倭衛隻有短火銃和少量洪武雷,強攻的話代價有些太大。
突然,朱雄英將手中的煙草按滅,衝著門口大喊一聲:“張虎!”
“殿下有何吩咐!”張虎抱拳問道。
“讓吳忠帶人回去找李景隆,卸十座洪武大炮,外加一百發炮彈,全部運到築前城在蕩倭衛大營!”
朱雄英繼續吩咐道:“讓李景隆留下五艘戰艦,其他全部開回大明,找科技院的老胡要火器,炮彈,造出來多少拉回來多少,告訴老爺子,這是最後一次要東西了!”
“臣遵命!”
張虎走後,朱雄英咬著牙說道:“娘的,不過了,先拿下九州站穩腳跟再說!”
那一百發洪武大炮炮彈是最後的家底了,這一次全部拿出來,孤注一擲,勢必拿下築前城,摧毀九州的指揮中心大宰府。
李景隆這一來一回順利的話至少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必然要拿下整個九州,不然明軍將無路可退。
兩日後,吳忠將十座洪武大炮以及一百發炮彈全部運了回來。
次日清晨,明軍將洪武大炮推到築前城前三百米的地方。
這是洪武大炮最遠的射程,倭寇的弓弩和火銃壓根夠不到,這就是火炮的優勢。
“傳令,兩座洪武大炮對準城門,其他對準城牆,兩台大炮集中轟炸一個位置,不要管上麵的倭寇,所有炮彈全部砸過去,一個不留!”
十座洪武大炮全部開火,齊刷刷的轟向城牆和城門。
那城門雖然結實,畢竟隻是木頭製作而成的,怎經得住洪武大炮的狂轟濫炸,三四發炮彈過後就被炸個稀巴爛,燃起了大火。
這城牆也沒好到哪去,小日子的城牆連大明的縣城城牆厚度都沒有,被洪武大炮炮轟以後,有的已經開裂,有的直接被炸出幾個大口子。
一百發炮彈全部砸了過去,城門被轟開,城牆被轟出四個大窟窿。
“就這……”
朱雄英鄙夷道:“垃圾豆腐渣工程,都不如我家茅房用的磚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