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年紀實在太大了,當初朱雄英就要讓他給太子當老師了。
可以說,董倫是一個比劉三吾還要純粹的人!
而朱雄英對他也是十分的尊重,夏天的時候,自己不用冰,都要送到文華殿給董倫用,冬天還有爐子,喝的也是皇宮的極品貢茶,另外還專門派太監照顧他在宮裡的日常。
東長房幾乎見不到董倫的身影,不是他沒資格去,而是不用他親自去,有太監給他送飯。
執政這些年,朱雄英遇到猶豫不決的政務,都會派人去文華殿請教董倫,特彆是在治理各種民生上,董倫可謂功不可沒。
董倫也能設身處地的為皇帝排憂解難,是皇帝十分倚仗的重臣,如今看到他病成這樣,心裡很是難受。
“陛下,莫要為老臣而傷心,而是要以政務為重!”
董倫突然抓著皇帝的衣袖,緩緩說道:“上次陛下問老臣之事,老臣已經想到了解決之策,攻下安南後,當以仁義官吏善待他國臣民,安南的情況和漢北不一樣,老臣經過和國子監的安南學子交談中發現了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
“安南雖然名為大明的宗藩屬國,但他們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實在太久了,臣民已經有了家國一體且獨立的想法,這對陛下統治安南極為不利,也注定會極為困難!”
“陛下可效仿諸葛武侯治南中,讓他們對天朝有歸屬……歸屬之心,長久之後,必能收其心,成為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成為大明的海上防線!”
“陛下萬不能一味以武力屠殺,鎮壓,更不能把犯罪的劣官惡吏發配安南為官,這些人本就品行不正,對他國百姓更是心存偏見,隻會欺壓剝削,這樣隻能加劇兩國之間的矛盾和仇恨!”
“當選用良臣乾吏,要對安南的百姓好,經曆黎賊謀亂這一場浩劫,百姓的日子不好過,陛下當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才能收安南之心!”
朱雄英緊緊握著董倫那蒼老的手,鄭重說道:“先生放心,朕都記住了!”
說了很多話,董倫已經很累了,但還是艱難的說道:“陛下,老臣恐怕沒有多少日子了,今日厚顏想向陛下討個身後事!”
朱雄英略作思考,說道:“興國文臣,光祿大夫,太子太傅,諡號文敬,賜永興劍,罷朝一日!”
董倫聽後卻是緩緩搖頭,歎息道:“太重了,臣當不起如此殊榮,臣隻要一個諡號!”
“先生,你入朝半生,又輔佐朕十年,勞苦功高且品行高尚,這些都是先生應得的!”
“陛下,老臣是真心的,諡號文敬就足夠了,老臣已經很滿足了!”
董倫聲音沙啞的說道:“如果陛下強行加給老臣彆的東西,老臣死不瞑目啊!”
朱雄英長歎一聲,隨即點頭,問道:“先生還有話要對朕說嗎?”
董倫沉默許久,才艱難的說道:“陛下要親近藩王,為朝廷所用,若是削藩,必然會讓所有皇室宗親離心離德!”
“方孝孺品行忠貞,名滿天下,但依老臣之見,卻是誇誇其談之人,且私心頗重,陛下若用此人,當慎之……”
“陛下,內閣製度權力過大,將來若遇權臣會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導致皇權衰微,還請陛下重新規製!”
“還有西域……戰爭結束後,先不要設立行省,不然朝廷的財政會被活活拖垮,當扶持一人,穩定局勢,日後再計!”
“下西洋乃利國利民之舉,不管有多少人反對,陛下都要堅持下去!”
“還有,陛下之前說,東瀛的名號不好聽,讓老臣重新想了一個新名號,那就叫漢東吧,那是我們漢人的東方!”
朱雄英一一點頭,說道:“朕都記住了!”
董倫的眼神逐漸渙散,呢喃道:“陛下,老臣有些累了……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