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拿著聖旨,神情複雜,說道:“張輔,以後就留在漢南,好好乾吧,你家裡本王會照顧的!”
張輔聲音沙啞道:“千歲,末將寧願不當什麼侯爺,也要追隨千歲回北平,為千歲牽馬墜蹬!”
“你多大的人了,怎麼說起孩子話了!”
這些話讓朱棣心中很欣慰,說道:“有那個心就行了,如今你也封侯了,你父親知道後也會替你高興的,留在這彆給本王丟人,咱北平的男兒走到哪都是好樣的!”
“千歲!”
張輔諾大的漢子早已淚流滿麵,他心裡十分的清楚,沒有燕王一路的栽培就沒有他的封侯拜將的今天。
“怎麼還哭上了!”
朱棣強顏歡笑,說道:“既然朝廷讓你鎮守漢南之地,你就要乾好了,這地剛打下來,人心不穩,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你一定要加倍小心,實在不行就狠狠的殺,震懾這些安南人!”
“這地方太熱了,本王實在不想再來了,你可不能再讓本王來幫你擦屁股!”
張輔擦著眼淚,抱拳道:“末將都記住了!”
隨後,燕王又交代新任的漢南兵馬指揮呂毅等人,如果有動亂也就最近幾個月到一年的事情,提前做好準備,不可大意。
安頓好事情後,朱棣正式班師回京,朝廷會統一封賞,撫恤,沐春也帶兵回雲南了。
張輔鎮守清化黃江,瞿能鎮守多邦三江,而交州平原一帶,為三司大本營。
燕王走後,各自回到自己的轄區,呂毅,黃中等人升官了,一時心情大好,立馬擺酒慶祝起來。
黃中大大咧咧的說道:“呂指揮,這一仗打下來,咱們都升官了,真想不到,在偏南之地也有軍功拿啊!”
在大明當兵,要想升官快,還是要在北方,長城邊境一帶,風險大,但立功的機會也多,相比較之下,南方幾乎無大仗可打,最多就是平定流寇,造反的土司之類的,沒什麼軍功。
一場安南之戰打下來,這些廣西都司的軍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幾乎人人升官了。
“以前我看不上這地方,現在再看,其實也挺不錯的!”
呂毅喝的臉紅脖子粗,如今他可是漢南的兵馬指揮使,大權在握,也不免得意起來,說道:“以後在這安南……不,漢南,那就是咱們爺們說的算了!”
“那可不!”
黃中猛然拍著楊榮的肩膀,說道:“你說是吧,楊知府!”
楊榮冷著臉沒有理會,他向往的是朝堂,而不是在這屁地方當個什麼知府,心中那是十分不滿。
“呂指揮,朝廷讓咱們提前組建衛所,聽說還從五軍都督府抽調一批軍官過來,這事咱們得趕緊辦啊!”
黃中趁機說道:“特彆是軍田,要多圈點,咱不能讓兄弟們來到後餓肚子啊!”
呂毅連連點頭,楊榮眉頭一皺,說道:“呂指揮,黃同知,陛下聖旨說了,要撫慰漢南,休養生息,推行仁政,現在三司初定,如果立馬圈地,必然會引起百姓的不滿,慎重!”
“楊知府此言差矣啊!”
黃中滿身的酒氣,說道:“這些安南人還算是人啊,他們有沒有地種,能不能吃飽,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沒屠了他們,已經算是陛下仁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