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讓錦衣衛一查到底,其實他心裡都明白,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等到所有人都走後,太子留下了朱允熥和李景隆。
皇帝走的時候曾交代,有事先和曹國公,徐王商議,若是臣子之間意見不同,以二人所言為主,若二人意見不同,以曹國公為準。
也就是說,朝廷大事,曹國公有一票否決權,凡事他說不行,那就不能做。
“殿下!”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問道:“這種事,還需要考慮嗎?”
“陛下曾經是怎麼做的,殿下難道就不能效仿嗎?”
太子有些無奈的說道:“三叔,你有所不知,太爺爺臨終的前一年,曾經和我說過一些話……”
“太爺爺說,你父親強勢,決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強勢的人皆嗜殺,永興一朝,會死很多人……”
“大明的今日,太爺爺都算到了!”
“太爺爺還說,以後他老人家不在了,父皇若是要大肆殺人,讓我勸著點,殺心太重,太傷自己,皇爺爺什麼都明白,隻是心疼父皇,不想讓父皇受到任何傷害!”
太子歎息一聲,繼續說道:“亂臣賊子要清理,開疆拓土,隻爭朝夕,這些都道理我都明白,我也知道父皇做的都是對的……”
“父皇為這個家,這個國,付出太多了,我不想讓父皇傷了自己,所以,父皇每次要殺人,要打仗,我都勸著,能不殺就不殺,能不打就不打!”
“父皇說我軟弱,我認了,哪怕說子不類父,我也認,我也有我的苦衷……我不想永興一朝死太多人,把殺戮留給父皇!”
太子突然冷聲道:“我想等我坐上皇位,我來殺,肅清朝綱和那些亂臣賊子!”
“朝廷之中,誰忠誰奸,誰是能臣乾吏,誰是屍位素餐,誰是為國,誰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孤心中都清楚!”
老頭子養大的孩子,從小傳授帝王之術和親情的關懷,怎麼又會是軟弱無能之人,又怎會是無情無義之輩。
這番話,太子第一次說,也讓李景隆和朱允熥有些意外,他們意外的不是太子說這些話,而是太子讓他們感到陌生。
太子從來都不差,他常說自己最多能當漢明帝,漢明帝是個好皇帝,其實他並不差,隻是被父親光武帝的光芒所覆蓋,顯得他平庸。
如今太子就是這樣的感覺,他乾到死,累到死,這輩子都不會超越他父親永興皇帝的功績。
“殿下,其實你錯了!”
朱允熥起身歎息道:“當年皇爺爺為了大哥能坐穩皇位,差點殺了涼國公,榮國公,景川侯那些淮西舊部,皇爺爺這樣做,是不想讓大哥手上粘血……”
“同樣的道理,大哥如今做的這些同樣都是在為了殿下,他也不想讓殿下手上沾血,將來清清白白的坐上皇位!”
“如果殿下連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那陛下會很失望的!”
李景隆接著說道:“陛下曾早有言,收複西南半島是執政期間要做的最後一件事,功成則身退……”
“這件事,也是陛下對殿下的最後考驗,如果殿下連一些亂臣賊子都不敢處理,陛下是不會立馬就把皇位傳給殿下的,如此,陛下還要多辛苦幾年……”
“直到實在乾不動的那一天,到那個時候,陛下會不會有換儲的想法,那就不好說了!”
二人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澆在太子頭上,一件小小的誹謗臣子之事,從挑釁皇權又上升了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