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和岸釣不同,不僅船竿經過了加強,導環粗了整整兩圈,連魚線也是加長加粗的,而且若是遇到魚群,通常還會在一條主線上放兩三個鉤子,俗稱串鉤。
根據所釣魚類的不同,以雙鉤和三鉤居多,因為是在外海,垂釣的地方也多是比較深的海鉤,所以很少有礁石。
這年頭,養殖的網箱也不多,倒是不用擔心掛鉤的風險。
除此之外,垂釣的方式也略有差異,岸釣,磯釣基本屬於薑子牙釣魚,屬於等著魚上鉤。
而海釣,船一般都不會停,而是一直在低速巡航,屬於追著魚跑。
等到後世,還會有先進的聲呐探魚器,通過算法能夠直接在屏幕上顯示魚群的種類和數量,深度等數據,堪稱物理外掛。
不過現在,隻能靠漁民的經驗,將船開在平日魚群比較活躍的區域。
除此之外,要是釣到特彆大的鯊魚,金槍魚,海豚之類的大貨,還得溜魚。
不過因為海豚十分通人性,甚至還能發出類似人類嬰兒的叫聲,加上以前經常有海豚救人,領路的傳說,多數的漁民遇到這玩意,都會選擇放生。
馬虎見黃胡子弄的十分專業,甚至還提前準備了活的小魚,小蝦做活餌,也知這家夥肯定提前做了功課。
不像許存山,昨晚光顧著喝酒吃魚了。
可那又如何?他天上,水下都有“人。”,實在不行,等一會弄到大魚,再添加人手。
到了海溝區域,漁船的巡航速度不快,大頭鱈也能跟上,直接就在水下尋找起了魚群。
所謂海溝,其實就是水比較深的區域,渤海雖是大陸架的延伸,平均水深隻有20來米,但那指的是平均深度。
其實,海底和陸地上差不多,也是有著各種山脈,盆地,丘陵之類的地形存在,隻是叫法不同。
眼下的海溝,平均深度超過百米,麵積足有幾平方公裡,光是通過大頭鱈的視野,就能感覺到魚群的數量和種類,比剛才的水域有了數倍的提升。
“怪不得船夫將漁船直接開到了這片區域,下麵的魚群是真的多啊。”
馬虎心中佩服,黃胡子找來的船夫,肯定是經驗極其豐富的,畢竟上邊動動嘴,下麵跑斷腿。
像許存山,黃胡子這個級彆的人物,哪怕是再小的事,隻要跟下麵的人張嘴了,下麵的人就會當聖旨一樣辦,層層加碼。
彆說是這個級彆,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縣令,覺得縣裡的牌匾有些花哨了,下麵的人就能乾出全統一成綠色的把戲,連雪王都沒能幸免。
同你不乾,有的是人乾的打工人語錄類似,在體製內同樣有,你不舔,有的是人舔的危機感。
水下魚群雖多,但許存山的魚鉤範圍固定,雖有大頭鱈能幫著在水下挪動,但也得有深度合適才行。
率先開胡的,仍是黃胡子,他這邊沒用十分鐘,就釣上了一條最常見的藍點馬鮫,看著足有四五斤。
這東西,換個通俗易通的稱呼,則是鮁魚。
鮁魚算是渤海周邊最常見的海魚,像以鮁魚命名的地方就有鮁魚圈,鮁魚角,鮁魚島........等。
同時,普通人聽過最多的則是鮁魚餡的餃子.........
黃胡子拿了開門紅,還是一條四五斤重的鮁魚,整個人的麵色都紅潤了起來。
“老許啊,不好意思,老子先開胡了。”
許存山聽從馬虎的建議,等有提示的時候再上魚,卻沒想到被黃胡子領了先。
他心中雖然焦急,嘴上卻是不服軟:
”黃胡子,先肥不算肥,等著吧,一會老子給你個驚喜,大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