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天的功夫,那邊的飯桌上,也開始擺菜了。
今天,連大伯一家的人都來了,加上許存山在這邊,還有幾個警衛員,原來的圓桌根本就不夠用。
好在,老馬家的新房,麵積夠大,直接弄了兩張桌子,放在客廳,上麵又橫了一塊五米長的大桌板,鋪上塑料布。
彆小看這薄薄一層塑料布,在這年頭可不好搞,還是馬虎之前從冰城帶回來的。
桌上的菜不少,有常見的家常涼菜,還有小野雞燉蘑菇,紅燒野豬肉,紅燒熊肉,蒸鹿肉........
還有一條得莫利燉魚,用的是從歐根河冰下,現網上來的三斤大魚,醬燉熟後,加上粉條子和鹵水豆腐,再燜個十五分鐘。
素菜,就是常見的酸菜,豆角絲,土豆乾,凍白菜,茄子乾........
全國普及的菜籃子工程還沒開始,大棚菜還沒流行,隻有部分地區有試點,冬天想買尖椒,黃瓜,西紅柿,那也買不到啊。
“許叔,虎子,上桌吃飯了。”
等飯菜上的差不多了,老爹馬福軍,過來招呼道。
“行,大家上桌。”
“事先說好,今天就是家常菜,不許搞酒局上那一套。”
“隻吃菜,聊家常。”
許存山一邊說著,一邊坐上了主位。
他明白,自己不入坐,其他人都隻能看著,倒是沒太客氣。
很快,他的目光就被兩道山野菜給以吸引了。
一道是老蕨菜,多生長在山坡草叢或鬆林下,春季抽出的嫩莖呈紫綠色,形狀像握拳的小手,富含膳食纖維。
這種野菜,因為數量眾多,家家戶戶都會采集,晾曬乾了之後還方便儲存,吃的時候用溫水泡發,反複清洗,洗去泥沙就好。
有點類似於海帶,但味道又有不同。
切段後和五花肉同炒,加醬油,蔥花調味,老蕨菜會吸收肉湯,口感也很有嚼勁。
另一道,則是桔梗(俗稱狗寶)。
這玩意根部粗壯,秋季采挖後去皮處理,經醃製或曬乾可保存至來年春天。
根肉脆嫩,自帶清苦味,食用有潤燥的功效。
眼下這兩盤,都是醃製的桔梗,是桔梗根洗淨後刮去外皮,切成細絲,焯水後擠乾水分。
再加入鹽、辣椒麵、蒜末、芝麻拌勻,密封兩周後,才能吃。
後世,許多朝鮮風味的快餐店和飯店,都有售賣,通常和辣白菜一起。
這兩樣野菜,許存山以前在山裡的時候,也是經常吃的。
可近些年,卻是一次也沒吃過.........
最要是,知道他好這一口的馬大川,已經死了好幾年了。
馬福強和馬福軍,雖給他打過幾次電話,可他身為長輩,也不好意思主動開口要野菜啊。
“給我來一碗大米飯。”
大米飯,配老蕨菜,桔梗,還有冒著紅油的鹹鴨蛋。
許存山吃的是津津有味,相反........那一桌子的鹿肉,熊肉,他卻隻是淺嘗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