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媽和趙婉如抵達馮家莊的第三天,老宋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問她什麼時候回家,一句不提思念,字字都是思念。
趙婉如笑她:“你家老宋還怪粘人的。”
宋媽罵罵咧咧,“這老東西真煩人。”
她在這兒待的樂不思蜀,每天跟老姐妹小姐妹一起玩,早起跟初初一起打拳,跟她一起搗藥做藥泥敷臉,喝她泡的藥茶,在這兒待了沒幾天,她覺得自己從裡到外都年輕了,照鏡子的時候覺得臉上的褶子都變淺了。
這兒多好啊!
還能看小年輕談對象,看她兒子變著花樣獻殷勤,比他老子當年可強多了。老宋追他的時候嘴可沒這麼甜。當然了,她也沒有初初這麼可愛就是了。
“我真不想走。”宋媽說。
“我也不想走啊。在這兒待著多好,你看文茵,氣色比剛來的時候好了多少,說是天上地下也不為過吧,這臉都有點紅潤了。”
宋媽歎了口氣,“不走不行,老宋要是天天打電話,該給人家馮家莊添麻煩了。”
老宋這家夥,真有可能一天打倆電話,奪命連環催。
趙婉如點頭,確實不能給人家添麻煩。
來到馮家莊的第四天,趙婉如和宋媽就回去了,留下了她們帶來的衣服、布料、營養品和各種票據,帶走了元初給她們配好的藥茶,磨好的藥粉。
走得依依不舍。
陶文茵自己留了下來。
整個馮家莊的人都知道,馮元初的親媽找來了。
大家都在猜,元初會不會跟親媽回城?會不會改回自己的姓?以及,元初當年是怎麼流落到這兒來的?
對於這些疑問,元初絲毫沒有回避,直接告訴了大家,不會回城,不會改姓。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元初也沒有替陶老太太和陶老爺子遮掩。
馮家莊父老鄉親熱情慰問了陶老太太和陶老頭的祖宗十八代。對陶文茵的那點隱隱的排斥和不待見也都消失了。
這也是個可憐人呐!
再加上這兩天陶文茵跟著元初在馮家莊走動,她態度謙卑誠懇,逢人就鞠躬道謝,大家對她的印象還不錯。
元初也從陶文茵那兒聽說了自己親生父親的情況。
她的生父姓戚,名叫戚正均,是一個窮鄉僻壤考出來的大學生,跟陶文茵是大學同學,倆人誌趣相投,情深義重,52年初的時候,戚正均接到老家傳來的消息,說母親病重,讓他儘快趕回去。
戚正均趕了回去,見到了母親最後一麵,也參加了母親的葬禮,返回省城的途中遇到山體滑坡,人當場就沒了。
元初:“……”
她跟陶文茵說了說收養她的那對小夫妻後來的遭遇,問她:“您知道他們的姓名嗎?”
陶文茵整個人都愣住了,她沒有想到,她的女兒是如此不幸,又是如此幸運,有人願意豁出性命去救她。
“我當時為了找你,去找過他們。那對夫妻,男的姓李,叫李大柱,女的姓葛,叫葛紅楓。他們倆在那個地方生活了好幾年了,口碑不錯,大家都說他們勤勞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