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姐就像她之前說的那樣,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不亂發表評論,不勸彆人將就。
她專門拿出筆和本,記下了第一條要求:孤兒(門當戶對,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
“還有嗎?”
元初一看她還真記,而且記的還是解讀後的內容,差點笑場,她抿緊嘴巴又想了想,說出了新的要求:般配,不管是長相,還是性格,亦或者是工作能力,得跟我般配。
張大姐看了看元初,已經開始有點為難了。
第一個要求雖然有點離譜,但其實不難滿足。經曆了連年戰亂之後,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人。
反倒是第二個要求,雖然看著正常,但其實不容易找。因為元初的個人條件實在太好了,想找個跟她完全般配的,難度很大。
但是,沒關係,做工作就是要迎難而上!不懼艱難!
張大姐在本子上又記了一條:絕對般配。
“還有嗎?”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元初摸了摸鼻子,又說了一條:“他得賢惠。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做我的賢內助。不能拖累我。要百分百支持我工作。我希望我的家永遠乾淨整潔,不管我什麼時候回家,都有一盞燈為我亮著,有熱乎乎的飯菜在等著我。他要勤儉持家,雖然我工資不低,但是他也不能太揮霍了。”
張大姐眨了眨眼,放下了手中的筆,組織了一下語言,“你這不像是找對象,聽起來像是娶媳婦?”
元初笑得溫婉又誠懇,“大姐,這都什麼年代了?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什麼嫁呀娶呀的,兩個人一起過日子,都是平等的。我就想找個這樣的對象。
我知道,在您過去的經驗裡,符合這些要求的通常都是女人,但是,咱不能固步自封,對吧?咱們的想法得變一變,要解放思想,要不斷進步,為什麼我們不能對男人提這樣的要求呢?您又怎麼知道男的不願意做這些事呢?
凡事都得試過了才知道。咱們要做新時代的拓荒牛,要勇敢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您放心大膽地找,找不著我也不怪您。我知道您肯定是儘力了的。”
張大姐心想,你還怪我?你這擺明了是難為我老張啊!
她重新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下了第三條:“賢妻良母式男人”。
後麵還列了具體要求。
元初看著張大姐在那兒奮筆疾書,都快演不下去了。張大姐這是把“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的理念刻到骨子裡了嗎?她還真想迎難而上啊?
張大姐寫完,抬起頭笑道:“我把你說的內容落到筆頭上,就覺得你說的有點道理。以前男主外女主內,男的賺錢養家,女的操持家務,所以我們要求女人做家務、侍奉老人、照顧孩子。
但是現在,女人已經走出家門了,和男人一樣參加工作了,再繼續要求女人包攬這些事情就不太合理了。家務至少應該分擔。像你這個條件,你想找個舊社會賢妻良母型的男人也是合理的。你賺錢養家,他操持家務,也說得通。”
元初伸出食指搖了搖,“這其實也不公平。因為女人會生孩子,而男人無法分擔這件事。所以,就算兩個人都出去工作,在家務分配上,男人也應該多分擔一些。彆說女人生孩子就一會的事,那些沒坐好月子,落下月子病,一輩子受折磨的女同誌還少嗎。”
張大姐皺眉思考,“這些問題我再消化吸收一下。現在先說你的事,還有彆的條件嗎?”
元初:“……沒了……”
張大姐合上本子,“那行,我給你尋摸著。有合適的我就給你牽個線。”
“好嘞。您慢走。我就不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