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炳強和楊鳳蘭找了找感覺,又嘀咕了一會,開始上手了。
顏炳強先來,一開始確實有點生澀,但很快就熟練了,老板“嗯”了一聲,跟元初說:“您家老爺子拉的還不錯。”
元初笑了笑,“聽著是挺不錯的,我姥爺這是野路子練出來的,您看他的手勢。”
老板一看,“確實野路子。當初教他的老師大概是個二把刀。但他幾十年沒摸過二胡了,還能拉成這樣,真不容易。”
關於這點,元初也表示認可。
等到顏炳強拉完一曲《光明行》,元初立刻給他鼓掌叫好,雖然他中間拉錯了兩個地方,但是,也確實是相當不容易了!
老板也挺配合,跟著元初一起鼓掌,還把老頭誇了又誇,“您這水平,我這兒的二胡您就隨便挑吧,哪個都行。”
顏炳強被誇得心花怒放,“等我老伴試完了,我跟她一起挑。”
楊鳳蘭深吸一口氣,也開始吹奏起來,她吹的是《送彆》,一點沒出錯,得到了元初更熱烈的掌聲,“都這麼多年沒練過了,你們為什麼還記著譜子啊,換了是我早就忘了。我幼兒園學的兒歌現在都不會唱了。”
老板小聲跟她說:“馬屁拍過了,幼兒園學的兒歌誰能忘啊?根本忘不了。”
元初很想跟他杠,但是她想了想,發現這家夥是對的。經典兒歌之所以能傳唱不衰,就是因為這些曲調一旦你學會,基本上就忘不掉了。等以後你的孩子學的時候,你還能跟著一起唱,孫子孫女學的時候,你還是能跟著一起唱。
不但曲調忘不了,歌詞也朗朗上口,就算一時忘了,再練一遍就能重新記住,完全不費腦子。
顏炳強和楊鳳蘭很快就選好了自己想要的樂器,都是中等價位的,二胡一千多塊,口琴隻要五百多。
老板說他們可以隨便選,那其實是有點誇張了,他這兒最貴的二胡要十幾萬呢,他買回家乾嗎?供著嗎?
出了樂器行,元初問他們:“需要上上課,找老師再係統地教一教嗎?”
顏炳強搖頭,“暫時不用。我們就是玩。是吧鳳蘭?”
楊鳳蘭點頭,“我吹口琴的水平比你姥爺拉二胡要高,他都說不用,我就更不用了。”
顏炳強:“……”
***
離開樂器行沒走幾步,元初又被人拉住了,她低頭一看,“小朋友,你不會又走丟了吧?”
“沒有哦。”小姑娘眨著布靈布靈的大眼睛,“姑姑,我媽媽在後麵呢。我隻是跑得快。”
元初不動聲色地瞥了眼周圍的幾個保鏢,又看了眼距離她們有二百多米、正穿著高跟鞋往這邊趕的孩子媽,跟小孩說:“你還是不要跑這麼快吧,你媽媽追不上你。”
小孩回頭看了她媽一眼,露出個得意洋洋的表情。
元初跟她說:“你去迎迎你媽媽吧,你跑到她那邊,跟她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比一比誰跑得快,讓我看看你的實力。”
“好!”
小姑娘轉身颼颼地就跑走了,元初拉著顏炳強和楊鳳蘭也颼颼地跑走了。這小孩看起來有點麻煩,有必要躲遠點。
保鏢們風中淩亂。
小姑娘一回頭,發現元初不見了,立刻就停了下來,原地等著她媽。
孩子媽跑的氣喘籲籲,還差點崴了腳,“我得買根繩把你拴上。”
“我剛才看見上次那個姑姑了。”
“公交車上救你狗命的那個?”
“嗯,就是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