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鄉,元初給他們買了火車軟臥,叮囑他們能打車就打車,怎麼省事怎麼來,不要在路上吃苦。
楊鳳蘭讓她放心,“要是以前,我和你姥爺出門肯定自帶乾糧,餓了吃兩口墊補一下就完。現在,我們倆就帶個保溫杯,裡麵沏上茶。隨時能喝上熱水就行。在火車上餓了我們就去餐車吃,下火車餓了我們就去下館子,缺什麼就去買什麼,絕對不將就。”
說完這句話,楊鳳蘭都覺得自己也有點飄了。這日子過得也太好了吧!
她忍不住笑起來,摟著元初說:“姥姥和你姥爺上輩子一定是積了大德了,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孫女呀!”
元初也笑。這話沒說錯。他們能有這一世的幸福,是原主祈願得來的。但也是因為他們給了原主足夠的愛,所以原主也愛著他們。她的心願裡有他們。這是雙向奔赴的感情。
除了燒紙,他們這次回老家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遷戶口。
現在京城還有買房落戶的政策,元初和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把他們的戶口遷過來,這樣以後辦什麼事情都會比較方便一些。
就是能夠落戶的房子都比較偏遠,隻有幾個特定的區域,元初在那邊買的房子自己是不去住的,隻是用來落戶。
對於這一點,顏炳強和楊鳳蘭都接受良好。
當年他們還在縣城的時候不知道聽誰說的,說京城戶口太難得了,一個就值十好幾萬,兩個加起來就值小三十萬了。元初買的那套房也就將將三十萬,這樣算起來,他們還是賺了。相當於花錢落戶,白得一套房子。
賬算得相當感人。
***
顏炳強和楊鳳蘭跟旅遊似的就到家了,心態輕鬆,人就不覺得太累。
他們在老家附近一出現就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
首先是因為他們打車回去的,從市裡直接打回去,那得花多少錢呀!但是老兩口麵不改色,可見這點打車錢對他們來說微不足道。那就說明,他們很有錢!
其次是因為他們倆的派頭,真的太讓人眼前一亮了。他們敢說,他們縣裡最有錢的人也沒有老兩口身上的這種氣質。
鄰居們圍上來跟他們寒暄:
“你們這是回來掃墓啊?”
“大爺大媽真是越活越年輕了,還是京城那地方養人。”
“初初沒回來啊?”
“大爺,您退休金在京城夠花嗎?”
“那邊買東西貴不貴?”
“您和大媽平時在家做什麼呀?那邊也沒有熟人,平時無聊不無聊?”
顏炳強和楊鳳蘭都笑嗬嗬地一一回應:
“回來掃墓。”
“京城確實養人。那畢竟是首都啊,是祖國的心臟。那風水肯定好啊!”
“初初得上課。她還是個學生,上學最重要。我們初初門門考第一,以後畢了業肯定留在京城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