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周鐵衣不再猶豫,按照地龍之相開始修行。
霎時間,才獻祭完的部落眾人感覺到大地都在不斷晃動,整個火塘存在的小山丘在以緩慢而又堅定地速度抬升。
一尊巍峨的,半身隱於雲霧之中,麵容不斷在老少男女之間變化的神祇存在於眾人的夢境之中,近乎頂天立地。
湧動的地脈之力逐漸凝聚成型,化作一條蜿蜒的地龍,盤旋在神祇周圍虛幻的蜃氣之中,時隱時現。
五月十六日,朝會。
這次周鐵衣倒是沒有搞什麼幺蛾子了,而是上交了幾份誅神司改製的奏折和請示《法治報》的奏折。
百官們也如往常一般將奏折上交給三司,之後開始退朝,不過這次周鐵衣沒有離開,而是走到掌印太監薛明浩麵前,拱手說道,“薛公公,我想要麵見聖上,還請薛公公通報一番。”
周鐵衣話音落下,還沒有完全退去的百官們用餘光看向周鐵衣這邊,餘光之中帶著強烈的探尋意圖。
薛明浩對於周鐵衣這位紅極一時,逐漸弄臣轉向權臣的人物自然沒有甩臉色,而是拱手回禮道,“咱家這就去稟告聖上,至於聖上見不見周督查,那咱家就不能夠肯定了。”
結合周圍人探尋的目光,周鐵衣大概猜測出聖上的修道與他不見外臣應該有關聯,特彆是聖上修道之後,連自己這個近臣都沒有召見過,這說明其中的關聯應該很強。
“我知曉輕重,隻是勞煩你通報一下。”
周鐵衣回答之後,就去承恩殿等候著通知。
承恩殿中,伺候三司的文吏和太監們精神前所未有地緊張起來,生怕周鐵衣在承恩殿搞事,將他們牽扯進去,於是就想了個笨辦法,那就是拿一大堆宮裡的點心,將周鐵衣麵前堆滿,不住地推薦這些點心有多好吃。
周督查,您多吃東西,彆說話。
周鐵衣也看出了大家的緊張,於是笑著敞開肚皮吃。
另外一邊,三司們今天似乎也心裡麵另外藏著心思,畢竟三天前周鐵衣才順利挑撥了儒家和法家的關係。
司律青空規做出決斷之後,這三天已經明確書信通知了董行書,開始和《醒世報》做切割,董行書則攔著青空命不放手。
不能夠說你兒子事情辦不好,就可以直接抽身,將鍋完全扔給我們儒家,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青空規也是一咬牙,決定將青空命暫時留在《醒世報》做主筆,算是給儒法兩家留下最後一份表麵情義,反正他已經有了梅俊蒼這個得力的主編了。
這兩天和梅俊蒼交流下來,青空規越發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甚至用兒子換弟子這個決定十分劃得來,用大賺特賺來形容也不為過。
畢竟兒子隻是傳承血脈,但弟子卻可以傳承道統。
三司們心中各有算計之下,安靜地審閱著自己麵前的奏折。
一盞茶之後,一位小黃門進來通報,讓周鐵衣去禦書房麵聖。
聽到這消息,三司同時停下了筆,看向周鐵衣,似乎也想要從周鐵衣這次進宮麵聖的過程中探究出一些東西。
你們這樣弄得我壓力有點大啊。
周鐵衣稍微思索了一下,帶著自己的奏折,跟上小黃門,穿過一幢幢宮殿,入了禦花園,順著路徑直達禦書房。
今日到禦書房的時候,周鐵衣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抑,這是上次麵見聖上的時候所沒有的感覺。
還沒有等他多想,裡麵傳來聖上的聲音,“進來吧。”
“是。”
周鐵衣躬身行禮,走進了禦書房,踏進禦書房的一瞬間,他就明白自己的壓力來自於哪裡了。
一股強烈的虛幻場景不斷衝擊自己的心神,周圍的真實景物虛化,自己隻看到了一輪大日,一輪缺月在眼前升起,光輝無量。
而自己本身,也化作一顆光輝略顯明亮的星辰,稍微往外感知,隻覺得自己周圍還有大量的星辰環繞,其中最明亮的三顆星辰的氣息分彆代表著三司。
以三司和自己形成的星河環繞著日月運轉,托舉著日月不斷抬升,達到另外一個層次。
道統!
周鐵衣心中明悟出來為什麼自己在進入禦書房之前,會有這麼壓抑的感覺了。
聽潮樓一戰中,洪世貴也用過道統之力,調動周圍的人群,化作星辰,聚集眾人的力量貫通內外聯係。
隻不過相比於洪世貴,大夏聖上是以百官為星辰,以玉京為根基,所以才能夠達到聖人之境。
雖然兩者的力量上天差地彆,但是道理卻極為相似。
但現在日月不想要再出現在至高的位置上,大夏聖上化作的大日下沉,與百官形成的抬升力形成一上一下兩股相反的力量。
周鐵衣這位百官之一,頓時感覺渾身不自在。
這還是因為自己隻是從五品,實在是不敢想象三司在大夏聖上麵前,兩股相反的力量衝突有多劇烈,甚至不用三司,按照儒家的計算,隻用梅清臣這具有道統的戶部侍郎,就足以逼迫大夏聖上讓步了。
怪不得這三年來聖上都不麵見三司,隻是躲在禦書房內批閱奏折。
不過大夏聖上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周鐵衣‘看向’大日旁邊那輪缺月,這輪明月的光輝來自於大日,同時明月形成一道屏障,幫助大日牽引這一上一下兩股截然相反的力量,調和中間的衝突。
使大日,明月,星辰三者形成新的平衡。
這就是二聖臨朝啊!
周鐵衣在心中感歎道。
大夏聖上拔高天後的地位,不僅有著現實的政治意義,還有著修行上的意義。
所以現在天後是放棄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讓自身的力量取決於大夏聖上,因此才能夠被大夏聖上堅定的信任著?
周鐵衣裝作木楞的樣子,站立不言,就像是自己被道統衝擊了一樣。
大夏聖上並沒有責怪周鐵衣,而是對著旁邊的太監們吩咐道,“合上屏風吧。”
今天他之所以願意召見周鐵衣,也想要試試自己的方法能夠分擔多少力量,而現在得出的結果讓他很滿意,至少他和周鐵衣都沒有收到傷害。
兩位小黃門將一扇巨大的玉屏合上,玉屏中間雕刻著大夏萬裡江山圖,隱約的鏤空處可以看見大夏聖上和天後並排坐在禦座之上。
有了這扇玉屏的阻隔,周鐵衣受到的衝擊頓時減小,虛幻的道統影響減弱,真實的禦書房重新映入眼簾。
“微臣失態,請聖上恕罪。”
周鐵衣裝作回過神的狀態,請罪道。
大夏聖上隨意地擺了擺手,“無礙,這都是正常的狀況,等過幾年一切就會重新好起來的。”
周鐵衣知道這是忌諱的話題,所以在這件事上根本沒有多言,而是將自己的幾份奏折遞給小黃門,說道,“臣這次來禦書房,是有事要當麵與聖上奏對。”
小黃門接過周鐵衣的奏折,轉而遞交給玉屏後的大夏聖上。
大夏聖上翻開兩份奏折,一份是辦《法治報》,一份是改製誅神司。
這兩件事周鐵衣都是當著眾人的麵做的,大夏聖上當然知道了其中具體的細節,他稍微翻看了一番奏折,語氣中帶著調笑和滿意,“伱倒是會做官。”
利用一份《法治報》限製自身權柄的同時,還分化了儒法兩家的聯盟,這件事真的讓大夏聖上對周鐵衣十分滿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