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主無名道人,僧部尚書周鐵衣。”
天後和張鬆嶽一問一答,群臣的臉色不斷變化。
當張鬆嶽說出這兩個人的名字之時,大家都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樣子。
確實如張鬆嶽所說,有這兩個人的相助,配合天後在朝廷施政,是能夠完成這番壯舉。
大明宮主就不用多說了,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歡佛家,若是有機會能夠改僧還俗,他一定全力以赴,現在大明宮主又監管著對西部佛教的戰事,這個時候更加可以名正言順的改僧還俗了。
但是剩下的僧部尚書周鐵衣可就是一個難事了。
雖然周鐵衣名義上是僧部尚書,他也和佛家有眾多衝突,但是現在周鐵衣進入血海之後音訊全無,如何能夠取得周鐵衣在這件事上的支持呢?
張鬆嶽也知道群臣的想法,所以他繼續說道,“大明宮主那邊,天後您隻需要下一封密函授權,大明宮主一定會大力配合朝廷。”
“至於周尚書,他東遊血海,不知去向,但師有其事,弟子服其勞,父有其事,子服其勞。”
張鬆嶽轉頭看向剛剛還用話術擠兌石昌盛的梅清臣,意思已經不言而喻了,這件事最終要落在梅俊蒼的頭上,梅清臣可以代表朝廷傳遞這個信息回去。
之前周鐵衣一直反感佛家,也和佛家發生了幾次不大不小的衝突,對於周鐵衣的陣營,他們對於佛家實際上是持負麵態度的。
以前周鐵衣隨時都可以聯係到,周鐵衣的陣營自然以周鐵衣馬首是瞻,但現在周鐵衣無法聯係,所以要讓周鐵衣陣營之中一位核心人員做出判斷,來調集周鐵衣陣營之中的資源。
梅俊蒼是周鐵衣的大徒弟,這個身份在周鐵衣無法聯絡的時候,就能夠影響周鐵衣的陣營力量。
徒弟是道統的延續,比兒子更加重要,這是天下普遍的共識。
梅清臣剛想要開口,隻見張鬆嶽笑著說道,“臣記得梅編修的【大夏天憲】編錄還沒有做好,天後不如召梅編修回京。”
這就是張鬆嶽給出的無法拒絕的條件!
天下之恩,莫大於成道之恩。
之前因為掃除周黨的原因,梅俊蒼還沒有順利完成【大夏天憲】的編譯,進入三品,就不得不離京避難。
他的道途也止步在四品的位置之上,而天下能夠讓梅俊蒼再次碰【大夏天憲】的隻有兩人,大夏聖上和天後。
若是天後答應,願意用【大夏天憲】來交換,那麼對於梅俊蒼個人而言,這就是最適合他的利益了。
因此梅清臣即使想要幫兒子斡旋,但是在道途這件大事麵前,他也隻能夠交給兒子自己決定。
天後露出笑容,看向梅清臣,“這件事就交給梅愛卿傳達了。”
······
洛水邊的一座小院之中,封閉的院內,梅俊蒼麵前漂浮著一把戒尺,這尺子整體材質為青玉,上麵銘刻著一條條法家律法,其上的文字不斷變化,從【五帝正法】到【大炎律令】,每一條律法的演變都揭露了天下人道的變化,若是能夠利用好,這是能夠直接改變人道的重器。
周鐵衣在從迦樓羅元乾手中奪取了四件二品秘寶,這些二品秘寶他留著也無用,所以三位弟子一人賜下了一件。
其中梅俊蒼這件法家的【戒人尺】乃是一件赫赫有名的重寶,隻不過在河洛戰場中遺落了三百年,今日才得以重見光明。
借助著收攝法家的二品秘寶,梅俊蒼的氣息不斷提升,加上之前的積累,很快就完成了五品到四品的蛻變。
他忽然心有感應,從入定之中睜開眼睛,腰間的青玉大放光明,這是梅清臣常年把玩的那一塊,已經聚集了他渾厚的浩然正氣,如今梅清臣已經是三品,自然能夠通過這塊青玉通知兒子一些事情。
梅俊蒼拿起青玉,浩然正氣組成梅清臣模糊的模樣,梅俊蒼拿起戒尺,強化了這間屋子內梅清臣的浩然正氣,讓梅清臣的影像更為凝實,同時將自己的影像傳遞回去。
父子兩人都略微沉默了一陣,雖然父子兩人最終沒有反目成仇,但是很多事情發生了,就會形成一道坎,需要時間來消磨。
最終梅清臣先欣慰地一笑,“看來你修行又有進展了。”
梅俊蒼低頭,“全是老師的謀劃。”
梅清臣抬頭,看向天空,“當日之事,我唯一做對的就是將你交給他管教,倒是我心心念念的匡扶聖道,如今看來都是一場空,正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不過有的事情他能夠為你謀劃,但是有的事情需要你自己決定。”
梅俊蒼皺眉問道,“父親想要說什麼?”
梅清臣重新低頭,正視兒子,“天後讓我傳話,若你願意幫助朝廷改僧還俗,那麼朝廷願意重新將【大夏天憲】交給你編修,助你突破三品,這是最好也有可能是最後的機會,當然我隻是將消息傳遞給你,無論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會幫你取得最好的結果,天後已經等不及了,她希望在一天之內得到答案。”
說罷,梅清臣也沒有繼續影響兒子的判斷,他的影像緩慢消散在空氣之中,浩然正氣也重新回到了那塊玉石潛伏起來。
梅俊蒼得到了這麼震撼的消息,他先是坐在床邊消化了幾息,而後拿出一枚雲籙,雲籙之上上書一咒【自在天王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