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罪菩薩罵成事貪官汙吏,這山銅府的鎮撫使也不是好惹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雙手環抱肋下,“你一個佛教的二品菩薩,想要行俠仗義,剿滅貪官汙吏,你自去就可,天下誰攔得住,何必把我們弄到幽冥來,什麼原因你自己心裡清楚,何必道貌岸然!”
心神還在震驚當中的於洪和周敏敏也反應過來,他們以現代人的思維,超脫這個世界的善惡觀來看,瞬間就意識到佛教將他們請來,不是單純地辨彆善惡的。
若隻是辨彆善惡,就像山銅府的鎮撫使說的一樣,你們兩個二品菩薩,若是抓住了彆人的把柄,你們要行俠仗義,天下多少人能夠攔得住,大家也不會攔住。
隻可惜你們也不是單純想要行俠仗義,而是想要佛法南渡!
周敏敏看向身邊的男友,小聲嘀咕道,“果然天下就沒有簡單的善惡之分。”
於洪此時知道佛教不會傷他們,也輕鬆了起來,說道,“善惡都是人分出來的,而且標準就是為了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才以殺為惡,如果有一天,殺人成為了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手段,那麼這也是善的,自古王朝戰爭不都是這麼宣傳的嗎?”
兩人的小聲嘀咕引起了旁邊桌一位女尼的注意,她微微皺眉,隻覺得這番論調不妥,但現在已經通過周鐵衣的學說傳播天下,被天下絕大多數人接受,一時間隻能夠在心中感歎人心不古,難以渡化。
山銅府的鎮撫使根本不買賬,一副看你西方佛教要拿我們怎麼辦的模樣。
定罪菩薩一向是鐵麵無私,扮演黑臉的角色,此時引渡菩薩不得不扮演紅臉開口道,“如果我們幽冥佛教傳法,教眾生善惡之分,乃是天尊定下的規矩呢?”
“天尊定下的規矩?”
幾位鎮撫使第一個想法都是不可能,因為現在西方佛教還和大夏對峙著,周鐵衣怎麼會將西方佛教放到自己腹地來傳教。
這確實是當初周鐵衣許諾過的事情,隻不過當初許諾也隻是給引渡菩薩一人聽聞。
但是後來卻出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周鐵衣深陷血海的時候,二十四諸天佛教聯合天可汗謀劃妙善城,幾乎要殺死周擒龍,雖然出手的是天可汗,最後也無功而返,但是這個過程西方佛教可沒有少參與。
因此雖然當初周鐵衣口頭上允諾了同意,但是周鐵衣回歸後的半年多時間裡,引渡菩薩一直不敢找周鐵衣落實這份諭令。
其實這個時候引渡菩薩心裡麵也怪罪起來,雖然他們號稱二十四諸天佛教,但是各位佛主之間也有自己獨立的算盤。
就比如平等王佛墨儉,他出身墨家,雖然想要以‘罰惡’來警示天下人,但是也一貫偏向大夏百姓,無法做到至公無私。
當時彌勒佛主用泥土養活普通人的時候,墨儉就已經有了預感西方佛教會出兵蠻荒百國,因此言語之中多有不滿。
但他當時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代替彌勒佛主的方法養活更多的普通人,因此隻能夠表達不滿。
所以之後殺生佛主出征,又演化成攻打妙善城,這些都超出了幽冥佛教的計劃,但反過來卻影響到了幽冥佛教的傳教。
明明我們和周鐵衣已經談妥,周鐵衣甚至同意幽冥佛教的‘罰’傳播到太行山,與太行神庭作為互補,但現在弄出來一個圍殺周擒龍,讓我們裡外不是人。
所以這半年來,西方佛教內部,因為這件事情,幽冥平等王佛一係沒少和殺生佛主,彌勒佛主一係爭吵,甚至幾次都要動手,無它,這裡麵利益牽扯實在是太大了。
甚至引渡菩薩和定罪菩薩曾經陰險地想過,祂們找機會將殺生佛主或者彌勒佛主‘賣’給周鐵衣,這樣是不是就能夠平息之前事情的惡劣影響了。
反正天下不缺當官的人,更不缺想要成佛作祖的人,以前佛教內部還擔心周鐵衣的目的是不是要徹底剿滅佛教。
但是既然周鐵衣都同意幽冥佛教傳教,那麼幽冥佛教也不介意給兩個佛主的位置給周鐵衣麾下的眾神,隻要西方佛教能夠大興,一切犧牲都值得,其中包括犧牲幾位佛主。
就這樣,在這麼擰巴的心態中掙紮了半年,幽冥佛教也緩慢試探了半年。
最終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第一,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現在周鐵衣這位鎮壓蓮花世界的天尊基本上不見外客,他們想要找周鐵衣也找不到。
第二,周鐵衣沒有完全遷怒幽冥佛教,至少沒有明確讓自己麾下眾神出手反擊。
第三,周鐵衣甚至沒有私下撤銷他之前對幽冥佛教的許諾,至少幽冥佛教在這半年的傳播當中,沒有受到來自於周鐵衣的直接阻止。
引渡菩薩和定罪菩薩就這件事詢問過幽冥平等王佛,最終墨儉得出一個推論,那就是太行神庭用錢買幽冥路這個政策本來就是不完整的,周鐵衣需要一個懲罰和監管幽冥的部門,但因為之前太行神庭的許諾,太行神庭已經無法負擔這項職能,所以需要西方佛教。
這件事其實一直是周鐵衣計劃當中的事情,事關道統與天下製度,完全超脫於個人的利益得失。
因此就算周鐵衣的父親被威脅,周鐵衣也沒有貿然撕毀這條協議。
從這件事上來看,可以稱周鐵衣老謀深算,冷酷無情,但是也可以說是聖人不仁,以天下為芻狗,無論親疏遠近,都一視平等,因此才是大仁。
有了這個結論之後,幽冥佛教也活絡了起來,因此才有今天相邀眾人前來商議傳教的事情,這是進一步試探,若周鐵衣再允許這件事,那麼他們自然可以像之前一樣運作起來。
“若是天尊同意,我們怎麼沒有得到一點消息?”
沙幼成反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