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的群臣都摩拳擦掌,準備等會兒那猴子上殿來好生教訓一番。
不過去偏殿傳旨的太監過了一刻鐘都沒有回來。
大家本來極有耐心,但是一刻鐘都沒有從偏殿回來,肯定有問題。
連禦座之上的大夏皇帝和天後都神色凝重了起來,他們將目光看向偏殿,隻見殿內雖然從外麵看一模一樣,但是在他們眼中,時光卻形成了水漩,混混沌沌,連光線都無法穿透進去。
好在這種水漩隻是被人臨時攪動,隻能夠維持極短的時間,天後身上散發出一道道清冷的月光,月光以莫大的力量從外部穿透了水漩,讓兩地的時光重新統一,也讓裡麵被困住的人清醒過來。
羽林軍都統和傳旨太監看到已經消失的猿通和沙幼成,都知道出大事了,他們急急忙忙往金鑾殿而來。
因為太過於緊張,那太監竟然殿前失儀,跪在丹墀之下大喊,“陛下,大事不好!”
這大事不好讓大夏皇帝目光一下就陰沉下來。
越是上位者,反而越敬畏天命。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天命的一種體現。
如今即將征討淵蒙,這傳旨太監在殿內大喊大事不好,這肯定不是一個吉兆。
天後厲聲打斷道,“好生說話,天塌不下來!”
傳旨太監也意識到自己失言,冷汗淋漓,他不知道一向謹慎的自己怎麼說了這麼‘荒唐’的話來,隻能夠連忙回複道,“那妖猴使了個術法,將我和徐將軍及眾多羽林衛一同困在殿內,不知所蹤了!”
傳旨太監說完,摩拳擦掌的群臣們鴉雀無聲,都難以置信發生的事情,不過他們又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他們好像記得有本書裡麵有類似的情節。
隻有那些二品的百官們才神色凝重,看來周鐵衣還真的要利用一隻猴子來大鬨天宮。
但這些二品的官員們已經是百家之中的支柱,在看不清周鐵衣真正想要達成的最後目的是什麼之前,他們不會輕易下場,自然也閉口不言。
“哼!”
大夏皇帝冷哼一聲,他神入冥冥,進入與玉京山合道的狀態,探查玉京山的一切,不過掃了一圈之後,他的神色也越發凝重起來,因為他找不到猿通和沙幼成一點蹤跡。
這肯定是有聖人或者神尊在施法遮掩。
不過神通無法做到的事情,以智商卻可以推論,要麼猿通已經離開玉京山,要麼這猴子一定學大鬨天宮那樣,直撲內庫寶物而去。
大夏皇帝將注意力放在內庫之上。
不過內庫這地方十分奇特,裡麵有一層層禁製隔絕內外,其中最厲害的禁製甚至能夠阻擋大夏皇帝的神識,無它,因為內庫裡麵最珍貴的寶物都有靈性,是絕世之物,若是無法做到隔絕這種層次的內外,那麼內庫裡麵的寶物就有可能循著某種氣運變化飛走。
大夏皇帝又仔細端詳細節,發現外麵的宦官們一樣被定在一個個時空渦旋之中,那猴子真是不怕死,直接闖入了內庫,隻不過現在不知道進入第幾層了。
大夏皇帝探查了許久都沒有開口,群臣們神色變了幾變,下麵的人也想起來在哪本書上看過這類似的一幕!
《西遊記》齊天大聖!
那書中不就是有隻猴子被朝廷招攬受封,然後受到群仙的諷刺,所以叛逃天庭嗎?
他們沒想到裡麵荒誕居然實實在在發生在他們這些老謀深算的家夥身上!
而且是告訴了你故事情節,你仍然看著坑跳進去。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對聖人的描述。
聖人看見的未來,一定就會發生。
這書是從蓮花世界傳出來的,自然就是周鐵衣這位在世天尊看到的未來。
大夏皇帝睜開眼睛,他手掌交合,此時他也麵對那書中天帝一樣的困境,他確實可以出手捉拿那猴子,但是他卻需要離開這金鑾殿,進入內庫之中。
一位堂堂大夏皇帝,玉京山上的無冕之聖,你召開朝會,中間帶著群臣去抓猴子,即使這猴子神通再廣大,也會讓朝廷顏麵儘失,淪為笑柄。
而對於皇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心!
大夏皇帝麵色再陰沉了一點,說道,“那妖猴逃入內庫之中,誰能持我旨意,去捉拿那妖猴上殿問罪!”
他如果給進入內庫的鑰匙,那麼其他人自然就能越過禁製,但是猿通非一般的妖猴,甚至不是普通三品,如果隻是讓三品去捉拿,萬一沒有拿住,需要回來再調兵遣將,那也挺丟臉的。
好在因為三十三天彙聚在玉京山,所以現在在朝廷之上各家隱世的二品們都難得上朝,甚至連一品特例都被傳召。
但讓二品,一品出手,即使大夏皇帝也不能夠直接用命令的口吻,於是才有此一問。
這仿佛越發印證了書中的記載,因為人世就是如此。
聽到第一次去捉拿妖猴,誰都不想要當巨靈神,而且大家都隱晦地看向周黨那邊。
周黨也先是一愣,隨後臉上喜意藏不住,一臉看好戲的模樣。
我們原本不過隻想要誅神司一個執掌的位置,結果你們不願意,逼得天尊出手,這下一個誅神司執掌的位置可填不了我們的胃口,非得給我們弄個有名有實的齊天大聖出來!
他們看到周黨這裡一個個自信,不懷好意的笑容,更加不敢輕易動手,這哪裡是抓猴子啊,這是隔著猴子和一位天尊掰手腕!
所以大家也隱約明白,為什麼書裡麵那天庭之中神仙眾多,出手的不過寥寥數人。
一陣磨蹭之後,大夏皇帝都忍不住冷笑。
他這一笑,大夏皇帝的嫡係都明白這是最後的通緝了,他們必須要硬著頭皮上。
才轉過來投靠了大夏皇帝的降龍羅漢緣覺手持出列,如果這猴子就是要應佛法南渡之事,他出手也算是合情合理。
“臣願意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