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主來曆神秘,兩百多年前遊曆到大明道宮,隨後用了兩百年的時間,硬生生將一座三品道統塑造成天下道脈牛耳。
大明宮主膽大包天,在諸子百家都不敢教大夏皇帝修道之時,他奉詔入玉京,傳授大夏皇帝道法,幫助大夏皇帝從聖位之上跌落。
配合大明宮主的‘四絕’之說,這都統一構成了一個形象。
那就是一位早年被佛家內部欺負的僧人決定棄佛入道,並且想要通過大夏皇帝來實現自己的道統,證明自己的正確性,同時打壓佛家。
但這都是表象,是大明宮主展現給世人看的表象。
所以幾乎天下二品,一品都對大明宮主的‘佛絕’有猜測,甚至大明宮主堂堂正正地將佛法展現給周鐵衣看,直言自己出自青蓮寺。
但這些真實都掩蓋了一個事實,出自青蓮寺的大明宮主也可以是大夏太祖!
大夏太祖當年也是如此橫空出世,一掃六合,威震寰宇。
作為當初被諸子百家推舉結束亂世的人傑,這既是大夏太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諸子百家希望有一個人結束亂世,但是他們又不想再出一個聖皇威壓天下,所以當初玉京山之戰,大夏太祖被迫倉促登聖,以不完整的姿態鎮守整個人道。
但以大夏太祖如此聰慧之人,他怎麼會沒有想過脫身之法,他是曆代大夏皇帝中的最強者,在登聖之前,他就已經是一品絕頂,掌握著天下人道氣運。
所以他明麵上順從諸子百家的計劃,卻準備了一個暗度陳倉的偷天換日大計。
亞聖損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鳳祖,蒼龍之流,就將自己的損道之物錨定在人身上,最後引發了諸神之劫。
天帝則更為聰明一點,祂將自己的損道之物錨定在天宮,象征著這顆星球的規則。
而大夏太祖則選用了天帝的方法,他名正言順的以傳國玉璽聚攏人道,再以傳國玉璽作為自己損道基礎。
所以在當初玉京山登聖的時候,大夏太祖就已經完成了損道,隻不過借助傳國玉璽的力量掩蓋自身實力,其他人根本沒有看出來這一點。
之後大夏太祖也按照諸子百家的意願開始變老死亡,甚至為了做得更像一點,他專門找到了生死帝君的血脈,在晚年的時候研究出旱魃之法。
這既完美扮演了一個不甘死亡的帝王形象,也為他之後的計劃鋪平道路。
所以大夏太祖不僅瞞天過海,騙了天下人,也騙了曆代大夏皇帝,為的就是今日的布局!
他站在聖道之橋上,手中的傳國玉璽不斷修複,力量從大夏皇帝的屍骸中源源不斷地被盜取,他也隨之觸碰到那渴求的聖位。
“盜家!”
“你修行的居然是盜家!”
……
一道道不敢置信的聲音從三十三天中諸子百家口中傳出,他們此時已經看懂了大夏太祖秘法的整個過程。
先讓一個人成聖,再在他成聖的過程中盜取全部的聖人位格。
這就是盜家構想了千百年的聖人之境!
隻不過當初即使是和天一道主合作的盜家之主,也不過短時間內抵達了盜家一品‘偷天’之境,而後更是讓盜家一脈沉寂了數百年。
但誰曾想過,一個已經沒落的道脈,居然真的有人瞞著天下,走出了通天大道!
大明宮主不屑地看向諸子百家的人,“這不是擺在明麵上的事情嗎?聖人,天下之大盜,道亦盜,這本身就是天下至理。”
“朕有四絕,‘劍絕’,‘道絕’,‘運絕’,‘佛絕’,你們都看到了朕故意隱藏的‘佛絕’,卻從來沒有想過朕最擅長的乃是‘運絕’!”
“何為運絕,時來天地皆同力,這就是運絕!因果全消由他擔,這也是運絕!”
大明宮主以俯視的姿態看向整個天下,但是卻認真地開口解釋。
他不是在給天下人解釋,而是在給一人解釋!
他做了這一局,讓大夏皇帝承擔了全部的因果,吸引了全部的仇恨。
現在神道的力量已經花費在大夏皇帝身上太多,無法再對他進行有效的乾擾。
諸子百家的仇恨也被吸引到大夏皇帝身上,雖然知道大夏太祖騙了他們,但是他們其實也並不是不能夠接受大夏太祖登聖,畢竟這是人族自己的聖人,而且雄才大略,無論是三百年前,還是這三百年間,他結交的善緣都不少,甚至周鐵衣都反複受到他恩惠。
至於他的敵人,除了已經死絕的大夏曆代皇帝,就隻有如今外強中乾的神道,這就是對大運的掌控。
但到了現在這一刻,大明宮主仍然要開口解釋。
他想到了自己西行化佛之前和周鐵衣未下完的一局。
當時他學著周鐵衣,第一枚黑子落在天元,就是想要重新確定周鐵衣布局的態度。
這甚至比很多事情都重要。
隻不過當時他說了自己‘佛絕’的秘密,說了自己之所以改佛入道,這是為了防止魔代佛說。
這其實是一個隱喻。
他之所以偷天換日,是為了防止神代人道!
周鐵衣卻不以為意,笑著問他怎麼知道改佛入道是佛陀告訴他的,而不是魔頭告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