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棋院是不是應該給自己發一個擂台賽英雄的稱號?
不過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太早了?畢竟到時候自己參加無限製年齡組再複刻一波,到時候就沒有獎可以頒了呀。
易征在這邊幻想著自己直接一個人通關整場比賽,但是其他人卻害怕易征有壓力,反而對他進行安慰。
苗俊:“阿征倒是不用有太大壓力,你隨便來一個三四連勝就可以了。”
雖然是安慰,但聽起來確實有一種凡爾賽的味道。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先鋒能贏個兩場就算不錯的了,這種擂台賽如果大家實力平均的話,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台,一家贏一局,輪換著來最後拚到主將。
但是在中國這邊,先鋒基本上都是起步三連勝,隻能說確實是中國厚度。
“三四連勝哪裡夠,我直接就一次性把比賽贏下來,你們躺著拿獎金就行了。”
易征聽到這話笑著說了一句,旁邊的人也都笑得很開心,表示這樣最好。
易征得了MVP,我們都是躺贏狗。
畢竟躺著就有冠軍獎金拿這種事情,大家還是挺樂意的,隻不過希望並不是特彆大。
包括教練組聽到這話也隻是感覺易征很有信心,但是真正想做到這一點就太難了。
就不說參加這次比賽的都是同年齡段最強的選手,歐洲那邊因為也是整洲參加終於迎來了史詩級的加強。
隻能說歐洲那邊的實力確實平均,就連這一次的少年組都是英法德意俄五個國家一人一個各額。
等於是原本往年比賽當中,他們家主將名額的人全部都成了普通的參賽人員,某種程度來看他們以前比賽確實受委屈了。
而美洲隊就是這次最難過的對象,其實其他四個隊員實力其實也不算特彆強,但是最後的那個伊森確實讓大家難受。
並且就算排除掉最後一個守擂的大魔王伊森,易征對其他兩個隊伍的九個人都有九成的勝率,那零點九的九次方最後也隻有零點三八左右。
更不要說易征也不可能對所有人都有九成的勝率,這太困難了,隨便一點小小的事故翻車都會終結連勝。
而且易征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擂台賽形式的比賽,並沒有什麼比賽經驗,這種比賽對於體力的考驗同樣是一個讓人重視的事情。
因為擂台賽是沒有休息的,每個階段的幾場比賽都是一次性結束,你要是一直贏的話就要一直下。
所以到底在什麼時候要花體力什麼時候要節約體力,這都是需要自己科學分配的。
如果不能合理分配體力的話,到最後也很容易被人家耗死。
很多隊伍的前置位出戰人員和對麵存在實力差距,有時候知道戰勝不了對方的話,就會想著怎麼樣用消耗體力的方法來對戰,以此來為下一個出戰人員做好鋪墊。
所以教練組樂觀的估計易征三四連勝左右能正常發揮就不錯了,完美地完成先鋒的使命就是大家對易征的預期。
PS:晚上還有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