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漸漸安靜下來,對新式點心的注意力被轉移。
因為又一個新的東西出現了。
新曲,新詞,皆不是凡品,如此令人沉醉的唱腔,竟然之前從未聽說過。
有愛曲調之人,都已經開始忍不住閉眼靜聽。
而多愁善感,愛好故事的人,竟然已經從唱詞中窺視出了某種令人心酸的故事端倪,連呼吸都輕了許多。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台上,隻見不知何時擺上了屏風。
屏風之上,畫著十二位女子,中間卻獨獨隻有一位少年。
而屏幕之後,隻坐著一個人,看樣子像是一個不大的小女子。顯然是不願意露臉的。
大家靜靜地欣賞著,沉醉著,哪怕是對點心不屑一顧的宋知賢也分了一點注意力。
本以為這場表演就是一場唱曲。
卻不曾想隻唱了一段,剛剛全場安靜進入狀態,卻已經終了。
正當有人想要要求重複聽曲時。
剛剛唱曲的女子聲音一轉,雖然還是那個聲音,卻明顯帶著中性的感覺。
“借著今天沈老夫人壽宴,給大家說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作,名曰紅樓夢。話說……”
眾人一愣,反應過來,敢情這場表演,其實是說書啊。
還是女子說書人。
等等?她剛剛說是新故事?
紅樓夢?
難道跟剛剛唱曲中的詞有關?那似乎是感情戲啊。
這一下,不少朝中大臣,不愛好聽情感戲的男子都失了興趣,倒是女子們紛紛好奇起來,靜心聆聽起來。
其實這樣的經典名著,更適合靜靜看書品味,當時葉晴不斷複製黏貼彈幕,讓沈霜羽記錄的時候,沈霜羽好幾次都看失了神,由此可見四大名著就算是換一個世界,依舊能打。
隻是根據世界時代的不同,必須要做一些改動,避免忌諱,和衝突。
沈霜羽在這方麵花了不少功夫。
原本想著聊齋的故事更短更好挑選,但祝壽扯上鬼鬼怪怪,終究不妥,所以還是選中了紅樓。
葉晴和沈霜羽對點心是十分自信的,畢竟之前找人試驗過。
但說書是苗渺一個人的表演,她們還是擔心的。
隻聽苗渺說完一段,突然音色一變,變成了類似男子的音色,說出對白。
很快,又是女子的聲音。
老人,小孩,不同角色,讓人很好的分辨說話者是誰。新奇的做法簡直就是一個生動的演繹,讓不少人身臨其境一般,開始更加投入的聽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