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福出生於永樂鎮的一個三口之家,是從小被父母溺愛長大的孩子。
這在如今這個年代是極其罕見的。
因為在古老的農耕文明時期,人口就是力量的觀念深入人心。
再加上那恐怖的夭折率,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生上七八個小孩,隻要其中有一、兩個有出息,整個家族都能飛黃騰達。
從這,也能側麵看出李樂福的童年是多麼的幸福。
隻是這樣的幸福僅僅隻維持到李樂福考取童生資格,他的父母便因為羅我的覺醒而被殺。
儘管那並非羅我有意為之,而且覺醒之後的羅我一直試圖隱瞞那段記憶。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樂福終究還是通過蛛絲馬跡還原了當年發生的事情。
不過那時候的李樂福並不知道羅我的存在,他隻是單純的認為自己體內潛藏著一股邪惡且暴虐的力量。
而正是這股力量的突然爆發,這才導致了自己父母的死亡。
所以自那以後,李樂福便將自己視為災星,認為是自己的存在才導致了父母的死亡。
或許是心如死灰,又或許純粹的想要自殺……
李樂福闖過塞外,加入過伍行,與遊牧蠻族廝殺過,也曾直麵過各種妖魔鬼怪。
可是不管李樂福如何的找死,羅我總是會在最後關頭冒出來,替他扛下那些他眼中的“必死”結局。
得益於此,不管是軍伍還是同鄉,認識李樂福的人都將其視為“活閻王”。
畢竟像這種每每深陷絕境卻始終不會死的人,稱其為“活閻王”是對他的一種讚譽。
不過麵對此情此景,李樂福感受到的卻隻有深深的絕望。
因為那隱藏在自己靈魂深處的未知力量,似乎永遠都不打算放過自己。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靈童案”的爆發,李樂福也同樣被卷入了其中,甚至差點暴露了羅我的存在。
不得已之下,羅我第一次與李樂福這位轉世之人有了交流。
李樂福放棄繼續尋死的打算,而羅我則不再悄悄影響他的想法,兩者至此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共生”關係。
也是直到那個時候,李樂福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視為胎記的紋路,居然是前世的自己留下的道標。
然而令羅我萬萬沒想到的是,表麵看上去像是認同了這種共生關係的李樂福,在內心深處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父母橫死的真相。
羅我的刻意隱瞞和消除記憶的行為,隻是讓李樂福更加清楚的意識到對方的強大與惡意。
於是,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李樂福看似放棄了尋死的想法,重新回到永樂鎮生活,甚至成為了永樂鎮的鎮長。
但在實際行動上,李樂福卻終身未娶,並且明確拒絕宗族過繼給自己的子嗣。
李樂福不知道羅我是如何看待自己這位轉世之人的,但不願意重蹈覆轍的他,始終拒絕與任何人產生過多的聯係與羈絆。
對於李樂福的想法,羅我雖然不能說是心知肚明,可也能說是略知一二了。
所以在十七年前的那一晚,注意到李樂福貌似對莫老三格外上心之後,羅我隻覺得自己的這位轉世之人終於敞開了心扉,徹底放棄了尋死的想法。
事實上,李樂福尋不尋死,對羅我的影響其實並不算太大。
反正羅我與魔佛不同,他的意誌與人格永遠保持著獨立,不可能與轉世之人的人格融合。
轉世之人就算死了,羅我大不了幾百年後又重新來過,根本不會對他造成半點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