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易懂?
這個好辦,電晶可以搭建一套仿生手的專用控製程序。然後啟用公司和工廠的超級服務器集群,讓帶有一定智能的程序,把人手的所有動作分拆開來,每一個動作模擬百億次,尋找出最簡潔的一套命令。
生物電的樣本采集?
工廠那邊當晚就開始量產高精度感應貼片,到了次日下午,五百套生物電采集裝置送到了公司中。
公司員工每人每天抽出兩小時,坐到椅子上胳膊貼上貼片,根據視頻一遍一遍,做出固定的雙手動作。
或是握手、或是鼓掌、或是端起茶杯,或是豎起讚歎,鄙視的手勢。
這些數據源源不斷彙集到超級服務集群中,每一個人,每一個手勢,都會被集中比對。
數據采集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這中間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的問題。
比如服務器對比到異常數據,提交給電晶審核時。電晶通過翻看監控錄像,發現這位員工在錄數據過程中,一隻手拿著手機看消息。
通過重複試驗,電晶發現當手機靠近感應貼片時,手機內正在工作的電子元器件,會釋放出電磁乾擾,嚴重影響貼片的識彆精度。
感應貼片在生產線上的封裝過程中,已經做了抗乾擾處理,現在看來做得還遠遠不夠用。
電晶很快給出了解決方案,目前數據采集時,這些感應貼片都暴露在外。放到產品上,它實際是安裝在仿生手,與用戶殘肢的連接處。隻要在仿生手的外麵添加電磁屏蔽隔層,就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有數據溢出的異常,也有數據大幅衰弱的異常。
調查後發現這個數據來源於一位年輕女員工,她在胳膊上擦拭過潤膚露,和防曬隔離霜。
防曬隔離霜中的鈦白粉和氧化鋅,嚴重阻擋了生物電信號的傳遞。
電晶讓產品部在使用說明書上,加了一條使用前,請清潔肢體連接處,不要塗抹化妝品的注意事項。
也有人既沒有玩手機,也沒有擦化妝品,數據卻一直異常。
電晶翻來覆去也沒查出問題原因,後來還是這位保潔部員工,自己想到了結症所在。她說她有輕微癲癇,去年在醫院做腦電圖肌電圖,醫生就說她神經放電異常。
類似問題還有很多。
但每一次,電晶總能迅速給出解決方案。
另外,第二代仿生手上的硬件改動也很大。
電晶在第二代仿生手內部,增加了一套類似幻晶手機的處理器係統。
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連接,自定義修改操作命令。也能通過手機,隨時隨地給仿生手的係統升級。
與殘肢的連接處,也被加長了一倍,這樣仿生手與用戶的連接更堅固。
電晶還把員工們在接觸各種物體時,手掌回饋出的神經信號,也采集出來。它嘗試把這些信號,通過仿生手的另一個神經回饋貼片,回饋到用戶殘肢末端,讓用戶體驗到真實手掌帶來的觸感。
目前這套係統還不完善,隻能模擬出30%的觸感,更像是麻麻的感覺。
但電晶覺得,可以贈送用戶一個采集芯片,讓他貼在自己身體其它部位,來收集觸感信號,然後量身定做出,每個人的專屬觸感。
忙碌中,米德醫院那邊也傳來消息,他們對仿生手的宣傳時機有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