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不可怕。
可怕地是這種極為專業的,摻雜了大量看似“有理有據”圖文資料的抹黑。
網民們哪怕再信任全息眼鏡,可一看見文章裡各種很有高科技感的檢測設備圖片,和那些專業的檢測結果。自然會下意識認為,全息眼鏡很可能真的對視力損害特彆大。
俗話說使三人成虎,更何況在這背後還有一雙看不見的黑手在推波助瀾。
僅僅一天時間,這篇文章就被轉載到各大論壇,和諸多新聞媒體上。
巨獸工業官網也未能幸免,自從這篇文章出現後,就陸續有已經付過款的用戶選擇退款。
已經售出接近兩百萬隻全息眼鏡的快速增長數字,也隨著文章到處傳播,變得增長緩慢起來。
有用戶把這篇文章發到官網論壇內,也有人瘋狂聯係客服,希望巨獸工業給出一個解釋。
公司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就發布了公告,指出文章內的檢測數據,存在大量造假行為。並嚴厲警告這篇文章的作者,巨獸工業將會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旗下的產品權益。
可惜在大部分網民們看來,巨獸工業的這份聲明實在過於蒼白無力。
反而更像是一種措手不及下的緊急攻關。
那些產品涉及VR領域,成像領域的科技公司們倒是可以看出這篇文章造假之處。可這些公司們本身就把全息眼鏡視為恐怖強敵,又怎會站出來替全息眼鏡說話?
……
巨獸工業大廈內。
葉青、孔濤,還有網絡部總經理計可,正站在網絡部的數據采集中心內,看著前方大屏幕上快速滾動的數據流。
現在公司服務器正利用智能檢索功能,去追蹤這篇抹黑文章的最早發布者。
葉青開始還以為是昨天那幫帶節奏的大V們,結果網絡部初步檢索發現,那幫大V並不是文章的最初發布者。
追蹤最早發布者很簡單,隻需根據發布時間這條線索就行。
答案很快出來。
這篇文章最出現在網絡上時候,是清晨七點半時間,在一家名為【VR未來】的小眾論壇上。
這個論壇內聚集了大量VR骨灰級愛好者,他們平日裡在這個論壇內分享各種VR資源,討論不同的VR產品優劣之處。論壇雖然小眾,可裡麵注冊用戶們的專業水平不亞於半個專家。
這裡毫無疑問也被全息眼鏡的帖子刷屏了,在那篇文章出現之前,這裡的論壇用戶已經把全息眼鏡捧上了神壇。
他們幾乎人手一隻全息眼鏡,在普通消費者還在琢磨全息眼鏡到底怎麼玩時,裡麵的用戶們已經詳細羅列出,全息眼鏡最耀眼的六大增強功能裝逼指南大全。
然後一個注冊時間超過兩年,卻是第一次發帖的用戶,發表了一篇標題為【讓科學說話,全息眼鏡會不會加劇近視問題?】的帖子後,迅速消聲滅跡。
比起外界,這個論壇裡的用戶們冷靜很多。
文章出現他們不是相信,而是提出科學質疑。這幫骨灰級VR玩家們幾乎玩了一夜的全息眼鏡,眼睛酸痛確實有,可這種感覺和熬夜追劇一晚上的感覺沒啥區彆。
文章裡那些檢測數據,也有懂行的人站出來進行反駁,指出那些檢測報告上,沒有檢測儀器自帶的檢測數據編號,很明顯是普通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另外這個發完就跑的賬號,也像極了那些專業水軍的作風。
可惜這隻是個小眾論壇,他們的聲音根本無法影響到被有心人推波助瀾的外界。
“老板,對方IP套了多層商業代理服務器的殼。想追蹤出他的原始IP,必須拿到這些商業服務器的服務器日誌才行。”
計可雙手在鍵盤上敲打一陣後,指著屏幕道:“對方手法很專業呀,我估計最後找到他的真實IP也沒什麼用。”
“因為這種人不會用固定設備上網的,一定是台聯了4G網絡的筆記本,發完貼後,就會遠離給他提供網絡的基站。”
“另外我也以公司名義聯絡了這家論壇的管理員,他們提供的對方賬號注冊資料裡,也沒留下任何可以追蹤的有效信息。”
葉青點點頭,“那就看技術部門那邊的分析結果了。”
IP可以套殼,可以隨意更換代理服務器。
但是文章裡那十多張照片,做不了假。
四張檢測報告照片,七張檢測儀器照片。
檢測報告可以略掉,不過這片文章的製作者可能為了讓內容更具說服力,他還特意拍攝了不少實驗室裡的檢測儀器照片。
這些照片上雖然都隱藏了檢測儀器的完整外觀,隻照檢測窗口的細節部分。
可拍攝這些照片的家夥忘了一點,論儀器數量,又有哪家實驗室敢和巨獸工業比肩?
這種專業檢測電磁波波普的儀器,哪怕把全球牌子都算到一起,也不過十幾家製造商而已。技術部門有那麼多整天和儀器打交道的技術員工程師,哪有認不出照片裡麵儀器型號的道理?
彆說技術員,就連葉青都能認出其中一台。
也就是這台來自【德州儀器公司】的入門級材料屏蔽效能測試儀,讓葉青斷定這些儀器照片,根本不可能拍攝於一家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電磁波相關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