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遂臉上露出頗為誇張的表情。
雖然彼此都是關係極好的小夥伴,如果說蒙仲比他有天賦,他承認,但如果說蒙虎亦比他有天賦,那他蒙遂就萬萬不能接受了——那家夥一天到晚沒個正經,能有什麼出息?
蒙薦笑而不語。
當代蒙氏小輩當中,論聰姿他最看好蒙仲,其次就是他的孫子蒙遂,至於蒙虎,一個十來歲就能與其父蒙擎過上好幾招的小輩,日後能會是尋常人物麼?
『我蒙氏一族的將來,怕是就落在這三個小子身上了。』
蒙薦捋著髯須心中暗想道。
隨後,三人又聊了片刻,從莊子的事聊到了蒙氏一族前一陣子舉辦的「夏祭」與「饗禮」上。
據蒙薦所言,蒙仲的母親葛氏在夏祭與饗禮期間看中了一名叫做「華妤(yú)」的華氏一族年輕女子,希望前者代為說親,使這名女子能嫁給她的長子蒙伯。
而麻煩的是,並不單單隻有葛氏相中了華妤,後者憑著不俗的容貌,以及其娘家在華氏一族中不低的地位,故而出現了不少傾慕者,既有蒙氏一族內部的,亦是其他家族的。
這種事並不罕見,比如蒙仲的母親葛氏,她當年除了蒙瞿以外,也有其他的傾慕者,隻不過最後是蒙瞿贏娶了葛氏而已。
是的,是贏取,而不是迎娶。
在諸家族的通婚中,倘若出現「一名女子同時被幾名男子看中」的事,那麼,各家族就會聯合舉辦一個類似比賽的形式,讓這些年輕男子比試,由最後的優勝者迎娶那名女子。
至於比試什麼,看似是比試武藝,實則是考驗品德。
不錯,這個類似比賽的形式,就叫做「射禮」。
射禮是周禮延續下來的一種禮儀,分「大射」、「賓射」、「燕射」、「鄉射」四種。其中周天子用「大射」,各國諸侯相朝用「賓射」、宴飲用「燕射」、卿大夫用「鄉射」——蒙氏、葛氏、華氏等家族,其家主便是士大夫的爵位。
雖然規格禮儀或有不同,但「射禮」的本質是一樣的,據記載,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誌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簡單地說,即通過「舉弓射箭時的姿勢與情緒」以及「是否能命中箭靶」,來判斷這個人的品德——世人認為,隻要一個人內心端正,他射出去的弓箭就必定能命中目標,否則,就不能中。
曾經周王室用射禮來考驗、訓勉諸侯,到後來射禮逐漸成為世俗常見的一種禮儀。
尤其儒家,還將射禮定義為‘君子禮儀’中的一種。【PS:心不正就不能必中,這話是對的,心有旁騖肯定不能必中;但射不中就一定是‘德行不端’,怎麼看都感覺過於唯心。】
總而言之,為了爭取那名叫做華妤的女子,蒙仲的兄長蒙伯,如今被兄弟倆的母親葛氏拜托給蒙虎的父親「蒙擎」嚴加調教,希望兒子能在十月秋收後各家族間舉辦的「射禮」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迎娶葛氏心儀的長兒媳人選華妤。
哦,蒙虎的父親蒙擎,也就是蒙羑的長子,即蒙氏家族現如今的家司馬,論兵器與弓馬,在蒙氏一族中堪稱是佼佼者。
“蒙擎叔啊……”
與蒙遂對視一眼,蒙仲忍不住暗暗為兄長祈禱。
要知道,蒙虎的父親蒙擎,那可是一個相當嚴肅而嚴厲的男人,彆說蒙仲、蒙遂,就算是蒙擎的親兒子蒙虎看到父親,那也是老鼠見到貓般畏懼,甚至於瑟瑟發抖。
如今母親將蒙伯委托給蒙擎,不用說蒙擎會極其嚴格的教導蒙伯,搞不好蒙伯都要脫層皮。
當然,倘若日後蒙伯能在射禮中取得優勝,迎娶了華氏之女華妤,那眼下的磨礪倒也是值得的。
“除此以外,族內並無大事,你二人也無需牽掛,安心在此地侍奉莊子,向其請教學問即可。”蒙薦捋著胡須叮囑道。
蒙仲、蒙遂二人點點頭。
晚上入睡前,蒙遂問蒙仲道:“阿仲,你兄擅長射箭麼?”
蒙仲搖了搖頭。
其實在蒙氏子弟在滿十歲後,就會由族內的家司馬負責開始教授這些族子最基本的武藝,弓術亦包含在其中。
但由於父親事後,兄長蒙伯已替母親葛氏承擔起大部分的農事,因此倒也沒太多的空閒在這方麵鍛煉,縱使如今葛氏拜托家司馬蒙擎單獨教導,兄長蒙伯最終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蒙仲亦不敢保證。
『但願兄長能在射禮中取勝,不會發生什麼變故。』
蒙仲暗自祈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