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錯聞言愣了愣,感覺有點莫名其妙。
白起忽然從漢水撤兵,這顯然是因為收到了穰侯魏冉的書信,得知楚國已向他秦國臣服,可他撤兵遲遲不到楚郢與他彙合,這又是因為什麼?
『難道那白起遇到了什麼麻煩?』
心中一轉念,司馬錯便將這個可笑的猜測拋到了腦後。
白起是什麼人?
那是他秦國年輕代的驍將!
伊闕一戰,殺魏國名將公孫喜,敗韓國名將暴鳶,可謂是一舉揚名,雖說最終被魏國一個叫做蒙仲的將領擊敗,但仍無損於白起的驍勇——白起以區區十三萬兵力一舉擊破三十萬魏韓聯軍,殺敵十六萬,自損九萬,還擒殺了名將公孫喜,這叫敗仗?
怎麼看最多就是平局!
這個年輕人會遇到頭疼的麻煩,司馬錯是不信的。
他覺得,白起肯定是因為什麼事情耽擱了。
因此,當日在告辭楚王熊橫後,待司馬錯住到楚郢城內的驛館後,便立刻派人聯絡白起。
他派出的兵卒來到先前白起駐軍的鄀縣一帶,向當地的楚人詢問白起軍的去向,這才得知,白起直奔著北方去了。
得知士卒的回稟後,司馬錯大感驚愕。
因為據他了解,漢水以北的楚國城邑,基本上都已經被白起攻占了,那白起率軍直奔北方做什麼?
『難道是去攻打宛城了?』
在司馬錯的印象中,宛城就在白起的行軍路線上。
想到這裡,司馬錯心中一驚,雖然他不清楚白起為何去攻宛城,但在他看來,現在還不是對魏韓兩國開戰的時候。
於是,他立刻派出了好幾隊秦卒,吩咐他們往北尋找白起軍的蹤跡。
足足花了三日,司馬錯這才收到消息。
好消息是,白起並沒有攻打宛城,而壞消息是,白起正在籌謀攻打魏國的方城。
“這小子竟然真敢違背國內的命令,擅自與魏國開戰?”
司馬錯又驚又怒,連忙對自己的近衛丁寶吩咐道:“丁寶,你立刻帶我兵符去見那白起,命令白起立刻停止對方城的進攻,撤兵返回漢水。……還有,叫他立刻前來楚郢見我!”
“喏!”丁寶接過符節,當即告彆司馬錯,乘坐戰車前往白起軍中。
而與此同時,白起仍在謀劃著進攻方城。
得益於前幾日對方城的試探,他對方城的駐軍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估計,憑借他麾下的近七萬秦卒,完全有能力打下這座城池。
於是,在當日回到軍中後,白起便下令全軍建造攻城器械,比如攻城雲梯,衝車等等。
幾日後,由仲胥、衛援二人建造的軍營基本建成,而工程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軍中士卒亦打造了不少,足以用於攻打方城。
見此,白起便召來仲胥、衛援、童陽三名部將,笑著對他們說道:“數日前,我於方城城下發下誓言,待下次白某舉兵前往方城,必定攻破城池,眼下我軍中已做好了應戰的準備,正是時候履行承諾!”
聽聞此言,仲胥、衛援、童陽三名部將亦忍不住摩拳擦掌。
也是,但凡參與伊闕之戰的秦軍將士,無不對蒙仲恨地咬牙切齒,仲胥、衛援、童陽三人亦渴望著向那個蒙仲報複去年伊闕之戰時的仇恨。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有士卒入內稟告道:“白帥,有國尉的近衛丁寶前來,懇請求見白帥。”
“國尉?”
白起愣了愣,繼而才想起應該指的是司馬錯。
司馬錯如今在他秦國,就擔任著國尉的職務。【PS:國尉,相當於太尉,掌軍政的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