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當初秦魏韓三國聯軍的核心人物乃是齊國的名將田章,而如今這支魏韓聯軍核心人物,則是年輕的魏國良將蒙仲。
當日,魏軍毫無異動,隻是忙碌於在宛城一帶建造營寨,壘砌土牆,為圍困宛城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駐軍在宛城西北約十五裡處的暴鳶,在發現宛城一帶出現了方城騎兵的行蹤時,亦立刻猜到蒙仲已率領軍隊追趕至此,因此當即設法與蒙仲取得聯絡。
當晚,暴鳶便親自來到了魏軍的營寨,與蒙仲相見。
在一番寒暄過後,蒙仲問暴鳶道:“老哥沒能拖住司馬錯的軍隊麼?”
聽到這話,暴鳶著實尷尬。
畢竟據蒙仲所言,魏軍一方已經將白起的軍隊幾乎打地全軍覆沒,反觀他韓軍,彆說對司馬錯率領的軍隊造成如何重大的傷亡,他反而被司馬錯擊敗了一回,雖說損失並不嚴重,但顏麵上著實說不過去。
他尷尬地解釋道:“當時司馬錯可能是猜到愚兄會在他撤兵時率軍追擊,因此將計就計,設下埋伏,愚兄一時糊塗,見中了埋伏後慌忙撤兵,結果被司馬錯走脫……”
聽到這話,蒙仲也是有點無語。
他也是沒想到,就當時這種情況下,暴鳶率領的軍隊居然還會被司馬錯給甩掉。
正是因為這一環出現了變故,使得當蒙虎、曹淳率領三千騎兵沿著牛尾坡抵達宛城時,便發現穀口早已駐紮了司馬錯麾下部將昌馳的軍隊,以至於這三千騎兵沒能如期截斷白起的歸路。
否則,倘若司馬錯沒能及時駐軍宛城,白起的潰軍實在很難從蒙虎、華虎二人麾下五千騎兵的追擊下逃生。
不過事已至此,再做追究也沒什麼用,更何況,司馬錯與白起終歸是被他們困在宛城了,一切還有挽回的餘地。
想到這裡,他寬慰暴鳶道:“老哥不必在意,隻要接下來,我魏韓兩軍聯手圍困宛城,必然能擊敗秦軍,擒拿司馬錯、白起等人。”
見蒙仲反過來替自己解圍,暴鳶心中亦有些感激,點點頭說道:“好,愚兄一切聽老弟的,咱魏韓兩軍合力,定能再一次擊敗秦國軍隊!”
當晚回到自己的營寨後,暴鳶便命人送了一些酒水給蒙仲。
次日,約晌午前後,翟章率領著數萬大軍緩緩抵達這一帶。
在吩咐麾下軍隊暫且歇息後,翟章帶著蒙仲前往宛城窺探秦軍的動靜。
期間,翟章問蒙仲道:“司馬錯的軍隊,眼下就在宛城?大概有多少兵力?”
蒙仲點點頭道:“是的,據暴鳶所說,大概有六萬左右。”
“暴鳶?他也在宛城這邊?老夫以為他被司馬錯擊潰了呢!”
翟章微微皺了皺眉,顯然對暴鳶也有幾分不滿。
也是,倘若前幾日暴鳶能在析北拖住司馬錯,他魏軍今日毫無疑問能順勢攻下宛城,並且還有很大的機會抓獲白起等秦國的上將,這對於他魏國日後與秦國交涉,可是大為有利。
蒙仲笑了笑,遂代暴鳶解釋了一番,但翟章仍然不是很滿意,皺著眉頭說道:“此番抵擋秦軍,韓軍幾乎無所作為,倘其想要拿回宛城,必須讓他們付出一些代價。”
蒙仲愣了愣,問道:“大司馬,聽您這意思,似乎並不打算將宛城還給韓國?”
翟章皺皺眉說道:“當日我魏韓兩國相約,宛城歸韓國,方城歸我魏國,彼此互為唇齒,抵抗秦國與楚國,但這次你也看到了,韓軍毫無作為,將宛城拱手相讓,留你方城單獨對抗秦楚聯軍,既然如此,不如將宛城給我魏國。”
說著,他轉頭看向蒙仲,慫恿道:“你麾下不是有六千騎兵麼?宛城一帶土地廣闊,正適合放牧戰馬。”
“這……”蒙仲苦笑著說道:“話雖如此,但在下還欠著韓國不少人情呢,我方城的弩具,便是從韓國半購半賒所得,過河拆橋……怕是不好。”
聽聞此言,翟章忽然深深看了一眼蒙仲,意有所指地說道:“或許,這就是你比公孫喜出色的地方,不過同樣也是你不如公孫喜的地方。”
蒙仲愣了愣,旋即便明白了翟章的意思。
不錯,翟章指的是蒙仲與公孫喜在對待盟國方麵的不同,公孫喜雖是秦國陰晉出身,但作為魏國的大司馬,公孫喜倒是稱職,每每將魏國的利益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且為此不惜損害盟友的利益,這一點從伊闕之戰時他與暴鳶的分歧就能看出。
而相比較公孫喜,蒙仲則更為注重大局,他更懂得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因此他不會去為了魏國的利益而損害韓國的利益,也正因為如此,他與暴鳶、公仲侈等人相處地非常不錯。
想了想,蒙仲對翟章說道:“強寇已然破門而入,兄弟二人尚在屋內為了家財起爭執,這豈不可笑?爭來爭去,最後都便宜了那些強寇。……三晉之中,唯魏韓兩國的國土彼此包裹相依,若不能拋棄對彼此的懷疑,攜手合作,在當今的局勢下,怕是不能國運長久。”
翟章思忖了片刻,問道:“那若是拿下宛城,你就白白還給韓國?”
“那倒不至於,在下覺得,倘若將宛城還給韓國,則我方城先前欠韓國的那些,或可以一筆勾銷?”
“……”
聽到這話,翟章看了一眼蒙仲,旋即笑著說道:“看來,你比老夫以為的機智多了。……走吧,先回營地,商量圍城之事。”
“喏!”
當日,在經過一番商量後,翟章便率領麾下的軍隊,移駐到了宛城的西南側約十裡處,準備在這裡建造營寨,與暴鳶、蒙仲二人的軍隊駐地形成一個三角,將宛城圍在當中。
隻是建造營寨的材料,卻成為了蒙仲與翟章比較頭疼的問題。
原來,去年韓將韓驍撤退時,就派士卒將宛城一帶的林木給放火燒毀了,而前一陣子司馬錯救援白起時,亦預料到他駐軍宛城很有可能遭到魏韓聯軍的圍城,因此又派士卒在附近清掃了一圈,將使方圓數十裡內不見一片樹林,這大大延緩了魏軍建造營寨的速度。
隻可惜即便如此,司馬錯與白起目前也沒什麼辦法借此事使他秦軍取得什麼優勢,一來雙方的兵力相差太過於懸殊,很難占到什麼便宜,二來蒙仲、翟章、暴鳶三人皆非庸才,在己方占儘優勢的情況下,又豈會輕易給秦軍什麼機會?
與其在魏軍建造營寨期間設法騷擾,還不如想想如何彌補軍中糧草的缺口。
三日後,即三月二十六日,一支運糧的秦軍從武關出發,直奔宛城。
然而在半途中,這支秦軍的運糧部隊卻遭到了方城騎兵的騷擾。
單單騎兵的騷擾也就算了,關鍵是暴鳶麾下的將領韓驍、翟章麾下的將領唐直,他二人亦隨時與方城騎兵保持著聯係,一旦有方城騎兵發現秦軍的運糧隊伍,韓驍、唐直便立刻率軍截擊,試圖不讓一粒糧食進入宛城,徹底切斷司馬錯軍的糧草。
在韓驍、唐直以及蒙虎、華虎等人的聯合攔截下,這支秦軍的運糧隊伍遭到了重創,押運糧草的秦卒被逐殺殆儘,其押運的糧草,反而被魏韓兩軍截獲。
期間,有僥幸逃亡的秦卒冒死闖入宛城,將糧草遇襲的噩耗告知司馬錯與白起。
得知此事後,司馬錯亦愁眉不展。
雖說他對魏韓聯軍圍困宛城一事早有預料,但他還是低估了魏韓聯軍的嚴密圍堵,尤其是蒙仲麾下的方城騎兵,這群騎兵專門就蹲在武關至宛城的曠野,運糧食的秦軍碰到這支騎兵,打不過的當場被擊潰,打得過的又追不上,簡直是毫無還手之力。
更彆說還有韓驍、唐直二將的軍隊隨時援護這支方城騎兵,司馬錯實在是想不出什麼辦法,能讓武關那邊成功押運糧草至宛城。
眼瞅著城內的糧草一日日迅速消耗,司馬錯亦是愁眉不展。
見此,白起對司馬錯獻策道:“運糧的馬車沒有方城騎兵的速度快,因此大隊糧隊會被方城騎兵窮追不舍,不如叫一部分士卒潛出城外,用人力的方式從武關搬運糧食。”
“叫士卒們去搬運糧食?那能搬運多少?”司馬錯難以理解。
見此,白起舉了個例子:“一名士卒,隨身攜帶十日口糧不成問題,換而言之,一人往返,便可搬來七八人一日的口糧,雖然繁瑣,但總比用馬車運糧,被魏韓聯軍一網打儘的好。”
司馬錯沉思片刻,終究同意了白起的建議,畢竟這也是他們目前唯一的辦法了。
於是當晚,就有數千秦卒趁夜潛出宛城,直奔武關。
翟章與暴鳶麾下的士卒發現這些秦卒後,一方麵派人追殺,一方麵則稟告翟章、暴鳶二人。
當時翟章、暴鳶二人也沒有在意,他們隻是覺得奇怪,畢竟按照他們的估算,司馬錯的軍中應該還有些許餘糧,不至於這麼快就出現逃兵。
“能追就追,追不到就算了吧,終究我軍的目的是圍困宛城,擊潰司馬錯的大軍。”
二人不約而同地向麾下的軍士下令道。
可兩三日後,魏韓兩軍便察覺了不對勁,畢竟前幾日隻有秦軍從宛城偷偷溜出來,而如今卻有不知從哪冒出來的秦卒試圖溜回宛城,且當魏韓兩軍的士卒擊殺這些秦卒後,他們發現這些秦卒隨身都背著一個布囊,布囊內裝滿了米糧。
翟章、暴鳶二人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司馬錯是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偷偷運輸糧食。
明白過來後,他們立刻增派了夜間的巡邏隊伍。
這件事傳到蒙仲耳中後,蒙仲倒是不以為然,畢竟在他看來,司馬錯麾下有六萬軍隊,靠這種辦法偷偷運輸糧草,不過是杯水車薪,充其量隻能將秦軍糧草耗儘的日期推遲一兩日,根本不足以彌補秦軍的糧草缺口。
相比之下,他更在意秦國的援軍。
就當前的狀況而言,唯有秦國派遣援軍,才能解救司馬錯與白起二人。
否則,二人以及那六萬秦軍,必敗無疑。
果不其然,四月上旬,秦國將軍向壽便率領數量不明的軍隊兵出武關,沿著丹水順流而下,直奔析縣、酈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