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宋王偃都把商丘拿出來了,而他魏國在曆史意義上能與商丘相提並論的,就隻有舊都安邑以及今日的都城大梁,總不能把大梁賞給臣子吧?
那……賞賜安邑?
說實話魏王遫並不情願,畢竟安邑是他魏國最初的國都,是祖宗的發家之地,豈能賞賜給臣子?
想來想去,魏王遫決定將這個難題丟給田文,畢竟這件事最初就是田文弄出來的,理當由田文解決。
於是他點點頭說道:“惠相所言極是,蒙卿年輕有為,屈居於方城令之職,確實是寡人考慮不周。再加上此次蒙卿救援宋國有功,確實應當重賞。”說罷,他轉頭看向薛公田文,問道:“田相,依你之見,該如何賞賜?”
見魏王遫將難題丟給自己,田文心中亦有些掙紮。
從他本心而言,他既要蒙仲乖乖留在魏國為他所用,又不想讓蒙仲這麼快就得到高位,但現在不成了,人娘家人站出來打抱不平了,逼得他亦隻能妥協。
不妥協?
不妥協人宋國名正言順召回蒙仲,使宋國得一大將,而他魏國痛失一名大將,甚至於,就連魏王遫也會因為這件事埋怨他——倘若魏王遫不是有意留下蒙仲,又豈會將這個難題丟給他呢?
這一點,田文還是很清楚的。
深深看了一眼正低著頭裝鴕鳥的蒙仲,田文忽然有種莫名的無力感,同時還有幾分羨慕。
看看蒙仲,在魏國有西河儒家做靠山,在宋國,就連宋王偃都不惜親自出麵替他做幫襯,而他田文呢?在魏國十幾年卻始終得不到魏國本土家族勢力的真心接納,齊國那邊,更是與齊王田地反目成仇,雖有薛公這響徹中原的名號,但論在背後鼎力支持的人脈,未必如那個小子強大。
思忖半響後,他咬了咬牙,臉上擠出幾分笑容對魏王遫說道:“大王,不如再將郾城賞賜於蒙仲作為封邑,再封他為……郾城君。”
『郾城?』
惠盎聞言微微一愣,繼而在腦海中回憶郾城的位置。
待想清楚郾城的位置後,說實話惠盎並不是很滿意,因為郾城就位於葉邑的東側,之前與蒙仲關係不錯的軍司馬蔡午,就是駐紮於郾城一帶。
總的來說,這也是一座距離大梁較遠的偏遠城池。
但在看了一眼魏王遫後,他識趣地沒有多說什麼,因為他也明白,魏國是不可能將安邑賞賜給他義弟蒙仲作為封邑的,這也是魏王遫將難題丟給田文的原因,倒也不是田文故意使壞——就當前的情況而言,田文應該不該做的太過分。
與惠盎不同,蒙仲聽到田文的話後,卻是喜悅與失望參半。
郾城,即蔡午駐紮的城池,位於葉邑的東側,它雖不如河東的安邑那般繁華,但也是一座繁榮的城池,更難能可貴的是,郾城位於汝水、潁水的交彙處,水路四通八達,就地理位置而言,絲毫不亞於宋國的陶邑。
隻不過倒推數十年,魏國與楚國頻繁發生戰爭,楚國軍隊時常侵入郾城破壞搶掠,這才使得郾城的繁榮遠不及河東安邑,但隻要精心治理,不難猜測郾城日後亦會成為像安邑、像陶邑那樣的大城邑。
雖說蒙仲更向往河東的封邑,但問題是這樣一來,他的封邑就會東一塊、西一塊,不好治理——舞陽姑且不論,他總不能放棄葉邑吧?那可是如今擁有十幾萬人口的城邑!
因此就蒙仲現如今的情況而言,郾城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至少這樣一來,葉邑與郾城就可以連通了,既方便管理,也方便駐軍。
而在聽了田文的話後,魏王遫亦是眼睛一亮。
畢竟郾城對於魏國的意義遠不如安邑,他不舍得將安邑這個祖宗留下來的舊都賞賜於臣子,但對於郾城,他卻沒有這種不舍,更彆說將郾城賞賜給蒙仲後,他魏國的南境等同於變相轉嫁給了蒙仲,以蒙仲在帶兵打仗方麵的才能,他魏國從此無需在擔憂來自南邊的威脅——彆看現如今南邊最大的威脅楚國萎靡不振,似乎也沒多大威脅,但隻要楚國仍然站在秦國那邊,他魏國就不能徹底放鬆對南方的警惕。
宛方之戰時,秦國騎兵從下蔡侵入郾城,這就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
想到這裡,魏王遫笑著對蒙仲說道:“蒙卿,鑒於你迄今為止的功勞,寡人將郾城賞賜於你,封你為郾城君,你可滿意?”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蒙仲當即起身,拱手謝道:“臣惶恐。……多謝大王賞賜。”
待再次坐回席中時,惠盎再次朝著他眨了眨眼睛。
不得不說,蒙仲此刻著實有些尷尬,畢竟他也明白,他今日所得到的賞賜,是宋王偃以及義兄惠盎用變相脅迫魏國的方式硬生生替他爭取到的,手段說實話並不是很光彩。
但不管怎樣,這終歸是一件好事,並且,若他想要維持魏宋之盟,甚至於加固兩國的邦交,這跟他在魏國的地位也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也正是蒙仲厚著臉皮接受魏王遫冊封的原因。
鑒於惠盎變相威脅魏王遫這件事,不難猜測魏王遫心中肯定有些不痛快。
但惠盎早已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隻見他拱手說道:“多謝魏王賞賜我弟。……其實這件事背後,還有內情。”
說著,他不等魏王遫開口詢問,便主動說道:“前一陣子,在秦魏聯軍增援我宋國的期間,秦國的國相穰侯魏冉出使了我宋國,在我家大王麵前提及了我弟……”
“魏冉?”
本來心中有些不快的魏王遫,立刻就對惠盎的話上了心。
“正是。”惠盎嚴肅地說道:“當時魏冉在我家大王麵前,用玩笑的口吻對在下說,說我弟蒙仲在魏國,已兩次挫敗他秦國的大計,隨後又提及秦宋兩國的邦交,示意我家大王將我弟召回宋國……”
“……”
魏王遫頓時皺起了眉頭。
他並不懷疑惠盎的說辭,畢竟蒙仲確實是兩度挫敗了秦國針對他魏國的戰爭,穰侯魏冉視蒙仲為阻礙,將要設法解決此人,這亦無可厚非。
他點點頭說道:“是故你才……”
“嗬嗬。”惠盎笑了笑,說道:“如今魏王如此器重我弟,非但賜予郾城,又封他為郾城君,感於魏王的器重,縱使我家大王召喚,我弟又豈會舍魏王而去呢?”
“原來如此……”
魏王遫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宋王偃與惠盎為何變相逼迫他重賞蒙仲,原來是背後有穰侯魏冉在從中作梗。
而宋國,顯然不打算聽從魏冉的指示。
想了想,魏王遫皺著眉頭問道:“那魏冉,對貴國做出威脅?”
“並未明說,但有這個意思。”惠盎攤攤手說道:“我宋國既與秦國親善,又與貴國親善,而秦國卻要步步蠶食魏國以達到踏足中原的目的,是故魏冉希望我宋國做出選擇,到底是幫助宋國,還是幫助魏國,這也在情理之中。”
魏王遫微微點了點頭,旋即神色凝重地詢問惠盎道:“那麼……貴國將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惠盎笑了笑,毫不隱瞞地說道:“當然是站在貴國這邊。”
“哦?”惠盎的率直,讓魏王遫有些驚訝。
“為何要站在秦國那邊呢?在下亦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貴國在與秦國的抗爭中落敗,使秦國得以踏足中原,到時候秦國難道就會顧念與我宋國的邦交之情?”
“說得好!”
魏王遫滿臉喜色的稱讚道:“秦人狼子野心,垂涎中原已久,若被其踏足中原,則中原諸國皆不得安生。貴國君臣能看清這一點,寡人深感欣慰。”
“魏王過讚了……”
惠盎笑著拱了拱手,旋即,隻見他收起臉上的神色,正色說道:“關於穰侯魏冉,或者說秦國最近的詭計,在下還有一件要事稟報於魏王。……魏王可知,魏冉前一陣子出使了齊國,欲效仿貴國當年國相惠施所提出的徐州相王,促成秦齊互帝……”
“效仿徐州相王……秦齊互帝?!”
魏王遫下意識地身體前傾,胡須亦略微有些加促,而在旁,本來滿臉懨懨之色的田文,在得到這話後,亦是麵色頓變。
要知道,徐州相王本就是他魏國一次出色的手段,魏王遫與薛公田文又豈會不知其中的利害?
當即,魏王遫忘卻了先前所有的一切,沉聲說道:“請惠相細說此事。”
也難怪魏王遫如此震撼,畢竟秦國一旦與齊國聯手,無疑是中原諸國的災難。
而魏國作為秦國的主要進攻目標,必然會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