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田觸在內,帳內諸將都笑了一下,畢竟很難得才會看到蒙仲判斷失誤。
唯一樂毅沒有笑,一言不發地看著蒙仲,暗自琢磨著蒙仲打算從什麼方式突破門水。
說起來,自蒙仲率軍抵達門水大營這邊後,雖然二人平日裡並不少碰麵,但私底下的見麵,卻是一次也沒有——蒙仲並沒有像以往那樣私下與他見麵。
“好了。”
拍了拍手,蒙仲收起了臉上那無奈的笑容,沉聲說道:“通過今日的試探,白起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即他已決定不惜代價阻止我聯軍突破門水……我覺得,他可能是認為門水以西數百裡平川皆無險可守,因此決定在這條門水堵死我軍的進路。……方才晉鄙與廉頗二人向我抱怨,說我撤兵撤地太早,但我認為,為突破門水而付出幾萬人的傷亡,這並不能算做一場勝利。……再者,僅僅一條門水,就讓我軍付出了幾萬人的傷亡,那我聯軍還如何繼續討伐秦國?要知道這裡離秦國的都城還有數百裡乃至千裡的距離!”
『這一位……真打算攻到秦國的國都去啊?』
聽到蒙仲這話,帳內諸將皆不約而同地看向蒙仲,且神色古怪。
就連田觸與樂毅亦是如此。
一時間,帳內出現了詭異的沉寂。
這也難怪,畢竟中原各國組織的聯軍,迄今為止都沒有殺至秦國國都鹹陽的先例,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聯軍都會在函穀關碰壁,然後因為無法繼續攻入而放棄討伐;少數情況,秦國也會在這時候向諸國求和。
再結合秦國的強勢,以至於這些年中原各國討伐秦國的行動,都僅僅隻是將攻破函穀關、迫使秦國求和作為最終的目標,幾乎沒有多少人想過徑直攻到秦國的國都鹹陽去。
記得前些年,匡章倒是有想過,但最終也因為魏韓兩國的老君主不幸過世,隻能接受秦國的求和。
總得來說,除了楚國當年在傾國之戰中險些就攻到了秦國的國都,中原各國幾乎沒有一次能殺到鹹陽,反倒是秦國最初與義渠國的戰爭中,義渠騎兵曾幾次殺到鹹陽一帶。
正因為從未有過先例,以至於當此刻蒙仲隱隱透露出他準備殺到鹹陽時,帳內的諸將都為之一愣,沒能反應過來。
半響後,田觸表情古怪地問道:“聽郾城君這意思,似乎打算殺到鹹陽去?”
“這不是我五國軍隊討伐秦國的最終目標麼?”蒙仲理所當然地說道。
他當然知道田觸在吃驚什麼,無非就是中原各國曾經都沒有攻至鹹陽的先例罷了,想來就算是奉陽君李兌與韓國大司馬暴鳶,都不曾奢想過這一點。
但作為魏國的將領,蒙仲卻希望能嘗試一下,畢竟這次若能借助五國軍隊的力量重創秦國、削弱秦國,這對於魏國而言是最為有利的,畢竟魏國正是目前最受到秦國針對的國家——單憑魏國一己之力,那可是幾乎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所以說,蒙仲其實也不是沒有私心,既然作為魏國的將領,他自然要為魏國考慮。
但他考慮的方式,或者說層麵,卻不像公孫喜那般。
確切地說,蒙仲是從更高層麵去思考對魏國真正有利的事,而不是僅僅隻著眼於己國士卒少損失些、他國士卒多損失些——那太小家子氣了。
“話雖如此……”
被蒙仲反問了一句,田觸也不知該如何回答,他本能地還是覺得蒙仲的話過於誇大,畢竟那可是秦國,比他齊國更強大的秦國,曾一度能力壓魏、韓、楚三國的秦國。
但看著蒙仲似乎頗有信心的樣子,田觸也不想在這件事上與蒙仲爭執什麼,岔開話題問道:“那依郾城君之見,眼下該如何突破門水呢?”
有些出乎田觸的意料,蒙仲在聽到這話後從容地說道:“這就要利用我軍比秦軍兵力更多的優勢。……我的主張是分兵,門水很長,它西起桃林塞,東至函穀關前,最終彙入大河,這條河流長達近兩百裡,既然這邊無法突破,那就另外選擇可以突破的地點……”
“秦軍同樣會分兵。”田觸提醒道。
“觸子說得不錯。”蒙仲點點頭,旋即笑著說道:“但換算下來,六七萬秦軍同時把守近兩百裡的河道,平均算下來一裡地三四百秦卒,一丈之距,僅僅一人,而我軍則是秦軍的兩倍……換而言之,戰線拉得越長,我軍的優勢就越大……”
這個觀點倒是新奇。
帳內諸將饒有興致地傾聽著,但樂毅卻忍不住提出了異議:“戰事,並非是純粹的兵力算法,你想通過分兵來迫使白起分兵,使秦軍的兵力分散,以便你能利用小股精銳突破其中一處河岸或幾處河岸,打破目前的僵局,但你也要知道,秦軍並不會甘心被你牽著鼻子走,在你分散兵力的同時,秦軍也會考慮直接攻打你的本營……還有糧草方麵的壓力,我方兵力分散後,士卒們每日的進食就會成為麻煩,你得額外派出一批人,於河岸沿途發放米糧,給那些分散的兵卒……”
蒙仲有些驚訝於樂毅的提醒,在看了樂毅片刻後,點點頭說道:“樂大司馬說得這些都很有道理,我方才隻是一個比喻,當然不可能將兵力分地那麼散,我的主張是以為萬人軍隊為單位,在河岸上再建十幾座軍營,這些軍營都坐落在河道較淺的位置,迫使白起不得不分散兵力,派重兵防守。至於樂大司馬提出的供應糧草的問題……半個月!隻要我方能堅持半個月,白起就勢必地撤退,將這條門水拱手相讓!”
『半月?不是要沿河再造十幾座軍營麼?這樣半個月可未必夠啊……可他又說半月後白起不得不將門水拱手相讓……半月之後?等等,半月之後,就快臨近秋收了吧?原來如此……』
樂毅聞言驚疑地看了幾眼蒙仲,繼而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半響後,他好似想到了什麼,微微點了點頭。
鑒於蒙仲目前在聯軍中的地位與威信,哪怕他為了避免消息走漏並未說出自己全盤的計劃,但軍中的將領們亦接受了蒙仲的調度。
次日,門水秦營中除竇興、樂進二人的軍隊不動,其餘聯軍,皆在一軍司馬的率領下,沿著門水東岸徐徐向東南方向移動。
聯軍這邊的行動,自然瞞不過秦軍的眼線,當即便有監視對岸動靜的秦卒將這件事稟報了白起。
得知消息後,白起立刻取出行軍圖,對照行軍圖預測聯軍那十餘支萬人軍隊的移動方向,繼而皺起了眉頭。
從旁,司馬靳好奇問道:“聯軍無故分兵,其中有什麼深意麼?”
白起悶悶地說道:“他見無法從我這一點突破,便嘗試開辟多個戰場,分散我軍的兵力……”說到這裡,他忍不住罵了一句:“該死的蒙仲,居然利用其兵力上的優勢欺我……”
果然,他一眼就看穿了蒙仲的意圖。
但問題是,就算看穿了蒙仲的意圖他又能怎樣呢?還不是得分兵?難道坐視不管,放任聯軍從上遊幾個河道較淺的地點突破至西岸?
“那……是否能趁機機會,直接奪回門水大營呢?”
司馬靳在經過白起的解釋後,又提出了一個建議。
聽到這話,白起點點頭說道:“確實,這確實是一個機會,但問題是,蒙仲會犯下如此疏忽麼?……我甚至懷疑,我分散兵力,很有可能就是為了引誘我趁機奪回門水大營。彆到時候,門水大營沒有奪回,聯軍反而趁此機會從上遊幾處突破了門水,迂回繞襲我軍的背後……”
“那……那就隻能分兵防守了?”
“唔。”白起點點頭說道:“暫時就隻能被蒙仲牽著鼻子走,分兵防守幾個河水較淺的地點,伺機……看看能否奪回門水秦營。”
說罷,他皺著眉頭繼續盯著麵前的行軍圖。
不可否認,蒙仲這招計策確實有些效果,使他秦軍不得不被動防禦,但白起總覺得,分散十幾萬聯軍來創造突破門水的機會,這招過於“笨重”,不像是蒙仲會想出的計策。
在他印象中,蒙仲的計策一般都是很平滑,很靈活的。
『……倘若我所料不差的話,此舉應該僅僅隻是幌子,蒙仲應該還有另外的……』
想到這裡,白起沉聲下令道:“傳令下去,增派士卒監視聯軍,我要知道每一支聯軍部隊的一舉一動!”
“喏!”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