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李躋問李兌道:“父親,倘若秦國與魏韓兩國繼續這場戰爭,您覺得哪一方的勝算更大些?”
“為父亦吃不準。”
李躋捋著胡須搖頭說道:“秦國此番對抗我五國聯軍,雖傷筋動骨,前前後後折損了數萬士卒,但歸根到底,秦國的底蘊仍在,縱使由蒙仲統帥魏韓兩國的軍隊,也未見得能就在短時間內輕鬆擊敗秦國……但反過來說,秦國想要擊敗蒙仲也不簡單。按為父的猜測,這場仗怕是要兩敗俱傷……”
“那……”李躋心中微動,用帶著幾分期盼的目光看向李兌。
李兌當然能猜到兒子的想法,笑著說道:“你怕是覺得,若秦國與魏國兩敗俱傷,我趙國或可趁此機會取代兩者的地位?”說到這裡,他搖了搖頭,帶著幾分惋惜說道:“想法是不錯,但你可莫要小瞧了魏冉與蒙仲二人。……這兩人都不是善於之輩,且都沉得住氣,比如魏冉,明明這兩個月秦國那邊在積極備戰,甚至於做出了調兵至臨晉威脅河東郡的舉動,但魏冉卻仍然敢留在陰晉,繼續與蒙仲、公孫豎、翟章幾人交涉,這份膽魄,著實令人佩服!……而蒙仲那小子也不差,他一邊叫公孫豎與翟章若無其事地與魏冉繼續交涉,一邊下令其麾下方城騎兵於西河騷擾,試圖攻擊秦軍的糧道……”
說著,他簡單地向李躋講述了一下近段時間秦軍與魏韓兩軍的對峙,隻聽的李躋冷汗直冒——這豈非就在正式動手的邊緣了?
“老夫覺得也快了。”
思忖了一下,李兌捋著胡須說道:“最遲到三月,秦國與蒙仲,肯定會有一方忍不住先動手,而一旦有一方率先動手,那麼這場戰爭就將立刻爆發,從魏國的河東郡到秦國的西河郡,從陰晉到鄭縣,甚至波及秦國的都城鹹陽,這片廣達數百裡乃至千裡的土地,將徹底淪為秦軍與魏韓兩軍交戰的戰場……”
李躋聞言驚道:“那……父親繼續留在此地不是很危險?父親,秦國與魏韓兩軍交戰,與我趙國無關,父親為何遲遲不撤兵回國?”
『回國?那也得讓蒙仲、暴鳶二人允許我等離開啊。』
想到這裡,李兌心中就有些無奈。
就像李躋所說的,李兌根本不想介入秦國與魏韓兩軍的交戰,但問題是蒙仲、暴鳶二人不肯放他走啊——明麵上,蒙仲表示他李兌是聯軍的統帥,如今其魏韓兩軍與秦國談判破裂,他李兌作為聯軍主帥理當留下來勸和;而私底下,魏軍雖然迄今為止都願意給趙、齊、燕三軍提供糧草,但卻拒絕提供三軍足夠返回趙國或者各自國家的糧草,美其名曰前線糧草不足,若趙、齊、燕三軍一下子帶走巨量的糧草,恐會影響到魏韓兩軍與秦軍的交戰。
正是這一明一暗的兩個軟招,使得趙、齊、燕三軍被蒙仲死死釘在陰晉一帶,無法抽身事外。
更可恨的是,蒙仲還試圖以‘五國聯軍當共進共退’的名義,拉攏他趙、齊、燕三國共同攻擊秦國。
齊燕兩軍那邊情況如何,李兌無心關注,至少他趙軍這邊,還真有一些蠢蛋被蒙仲那所謂的‘同進同退’主張所說動,比如廉頗,前一陣子就好幾次主動請纓,希望能作為進攻秦國的先鋒大將,氣的李兌將這位愛將狠狠罵了一頓。
助魏攻秦?一旦魏國擊敗了秦國,下一個倒黴的豈不就是他趙國麼!
彆忘了,魏國可是有過試圖戰爭強行融並三晉的前例,隻不過那兩次,負責此事的魏將龐涓最終沒能成功罷了。
而如今那個蒙仲的威脅,可還要在龐涓之上!
姑且靜觀其變,待魏韓兩國與秦國正式交戰,且交戰至正激烈的時候,再強行撤兵返回趙國,這即是李兌目前的決策。
至於秦國與魏韓兩國,他更希望誰勝誰敗,其實李兌心中也拿不定主意。
原因很簡單,若秦國勝,秦國或許就能在短時間內吞並魏韓兩國,繼而踏足中原,對他趙國造成威脅;而倘若秦國敗,則魏國就能分出一部分曾經用來對抗秦國的精力,再次嘗試恢複其舊日中原霸主的地位,這同樣會對趙國造成威脅。
而最最鬱悶的是,他趙國無論做什麼,都無法避免日後與其中一方直接為敵——要麼是吞並了魏韓大量國土的秦國,要麼是擊敗了秦國的魏國。
基於這一點,其實李兌心裡是傾向於勸和的,維持當前秦國與魏韓兩國的平衡,可問題是,魏冉與蒙仲都不聽他啊:魏冉的要求是魏國取消蒙仲的河東守之職,無論把蒙仲打發到那邊都行,隻要彆在他秦國的家門口;而蒙仲的要求則是秦國割讓西河郡近兩百裡的土地,試圖延後秦國揮軍中原的進程。
總而言之,雙方最終還是談不妥,於是最後還是決定武力相見——先打一場再說!
二月二十八日,被調至臨晉的秦軍,突然對隔河相望的蒲板發動攻勢,駐守蒲板的魏將梁習率領軍隊嚴加防守,借助大河天險,最終將這股秦軍擊退。
僅過半日,秦軍試圖強渡大河攻打蒲板的消息,便由魏卒送到了陰晉城。
得知此事後,蒙仲立刻對駐紮於鄭縣的竇興、魏青、樂進三將發布了命令,命樂進進逼驪邑,擺出欲進攻驪邑、威脅鹹陽的架勢,又命竇興率軍嘗試從鄭縣地段橫渡渭水,兵鋒直指秦國西河郡的樞紐城池,櫟陽。
期間,蒙仲又命華虎率兩千方城騎兵協助竇興。
至於陰晉這邊,蒙仲留暴鳶守陰晉,率領魏韓兩軍試圖渡渭水攻打大荔,這明擺著就是切斷臨晉秦軍的退路,配合河東的梁習、費恢等人,對臨晉的秦軍發動前後夾擊。
麵對蒙仲的全線進攻,秦國的反應也很迅速,鹹陽立刻下令由司馬錯鎮守驪邑,阻擋魏將樂進,將白起調往櫟陽,確保櫟陽不會落入魏韓聯軍的手中——畢竟櫟陽失陷,大荔、臨晉等西河郡的城池就會被蒙仲分割孤立,且河東的魏軍就能大舉攻入西河,直接導致秦國的戰線被迫收縮。
甚至於,還有可能葬送調臨晉的那數萬秦軍。
除了白起被調往櫟陽,為了確保櫟陽不會被蒙仲攻破,華陽君羋戎移軍至渭水下遊的北岸,同時牽製鄭縣與陰晉的兩支魏韓聯軍——即竇興與蒙仲分彆率領的這兩支,防止這兩支魏韓聯軍突入西河郡。
然而就在西河郡即將拉開一場大戰的帷幕,就在全天下的注意力都投在西河郡這邊時,在遙遠的東邊,齊王田地得知五國伐秦之戰正打得如火如荼,自以為其他國家無暇顧忌他齊國,悍然出兵數十萬,發動了試圖吞並宋國的第三次進攻……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