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那麼多銀子人家會給我們掙嗎?”
趙大樹惆悵。
趙小雨則是在思索著新鋪子怎麼裝修,這個鋪子不用搞的花裡胡哨的,他們隻打算賣些乾貨。風乾肉風乾雞,臘腸,還有一些山上的乾貨。
趙大樹打開鋪子門,“這個鋪子看著不大,可是地理位置卻是極好的。媳婦兒,你看咱們這裡是不是人來人往的特彆多,而且和掌櫃的酒樓距離也不遠。”
“爹,鋪子到時候找誰來看?”
“咱們家不是沒人,讓他們來鋪子幫忙你覺得如何?賬單半個月對一次,咱們家拿了多少貨,鋪子裡有多少,兩頭一對差不了,你覺得呢?”
“爹想的很周到,家裡的下人挑選十幾個,每人半個月輪著乾。”
“為啥選這麼多人?”
“我們有一家鋪子就會有第二家,第三家,先培養著。”
“我們開這麼多鋪子能保住嗎?”
爹現在有點驚弓之鳥了。
“咱們就先開一家試試水唄,爹,乾貨是不是得收一些。”
“嗯,村裡家家都有,乾菜,乾蘑菇,先收個百來斤看看好不好賣吧。咱們主要賣的還是肉。”
趙大樹和閨女商量了一下鋪子該怎樣裝修,心裡有數之後也沒去找工頭,“現在時間還早,帶你們去逛逛。”
宋氏全無心情,她不怕家裡的營生沒了,隻是很擔心閨女,如果人家的醬保不住這麼久,會不會懷疑他們。
“回家吧。”
見媳婦沒精打采的,趙大樹也沒了心情。
“爹娘,你們彆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們不說誰都知道,咱們就是放地窖存的,也許咱們家的地窖與眾不同呢,是吧。等會回家我便做些冰給你們看看。”
“但願如此吧。”
路上,趙小雨看到田坎裡乾活的百姓,“爹,春耕不是還沒開始嗎?”
“誰說沒開始就不用乾活了,現在要收拾田地,要給地鬆土,才多久沒乾農活就全忘了?今年跟我一起下地回憶回憶。”
宋氏拍趙大樹肩膀一下,“閨女才過兩年舒坦日子,你帶她下什麼地?你自己不也很久沒乾農活了,想回憶生活自己乾去。”她兩個閨女不乾活又怎樣?女娃子本就該嬌養著。
忘了咋乾活的趙小雨:嗯,不小心她說禿嚕嘴了。
“我乾啥呀?以前每年插秧老腰都快斷了,現在光想想都覺得腰疼。要我說還是二哥二嫂厲害,乾了這麼多年依舊精神的很,昨天去老宅看到沒,他們的褲腿子上全是泥巴,上午肯定下過地了。”
“你以為他們很想乾,是沒辦法。爹,昨天我們過去好像兩個堂哥他們的衣裳是乾淨的,他們現在沒去學堂了,也不下地。”趙小雨好奇,二伯不像是這麼寵孩子的人,以前還沒分家的時候兩人偶爾還會下地乾活。
“不知道,懶得管。”
趙小雨看著前麵田裡的百姓,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