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天空高懸著熾熱驕陽,烤得鹹陽城內街巷滾燙,然而當李承乾踏入昭陵所在之地,卻好似踏入了一方被歲月遺忘的清涼天地。
他一襲常服,步伐略顯沉重,身後跟著張顯懷,那腳步聲在這片肅穆之地格外清晰。
李承乾的目光緩緩掃過昭陵前的六駿石刻,這些栩栩如生的駿馬,每一匹都承載著一段熱血激昂的往昔。
颯露紫身姿矯健,仿佛仍能看見它馱著太宗皇帝衝鋒陷陣時,胸前中箭卻依舊頑強前行的模樣,拳毛騧筋骨畢露,似乎在訴說著那場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李承乾的手輕輕撫過冰冷的石刻,眼中滿是感慨,許久之後,才在張顯懷的攙扶下,尋了一處沒有乾淨平整的地麵緩緩坐下。
微風輕拂,帶著山林間獨有的草木清香。
李承乾抬眼望向遠方,悠悠開口:“顯懷啊,你去周圍逛逛吧,讓朕一個人呆一會。”
張顯懷聞言,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但還是恭敬的點點頭,“那陛下注意安全,臣,去周圍視察。”
說罷,他轉身離去,腳步放得很輕,生怕驚擾了這片寧靜。
待張顯懷的身影消失在山林間,李承乾後背倚著粗壯的樹乾,仰頭望向透過枝葉灑下的細碎陽光,思緒如脫韁之馬。
他隨手從腳邊拔起一根狗尾巴草,放入口中輕輕咬著,草葉的青澀味道在舌尖散開,讓他的心愈發沉靜。
這片陵園之下,埋葬著他的父親,那位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埋葬著他溫柔賢淑的母親長孫皇後。
還有房玄齡,那個整日為國事操勞,殫精竭慮為大唐謀劃的房相,魏征,那個剛正不阿,敢於在朝堂上直麵太宗皇帝,犯言直諫的諍臣,李靖,南征北戰,為大唐開疆拓土,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
還有許許多多曾在貞觀年間,與他一同為了大唐的繁榮而努力奮鬥的老臣們。
往年的畫麵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曾經他們在朝堂上激烈爭辯,在宮闈中謀劃國事,可如今卻都已化作一抔黃土,長眠於此。
李承乾的眼眶微微泛紅,他在心底輕聲呢喃:“我好想你們啊。”
歲月不饒人,李承乾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前,身體的衰弱更讓他對未來的憂慮愈發深重。
自從他在朝堂之上提出“天下為公”的理念,就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然而這浪,幾乎全是反對的聲浪。
哪怕是如今躺在這昭陵之下的老臣們,若他們還在世,李承乾也不敢確定他們是否能理解、支持自己。
他不禁想起父親李世民生前的教誨,想起這片華夏大地傳承了千年的皇位繼承規矩——父死子繼。
李承乾膝下僅有一子,他太了解這個孩子了,李祐或許能憑借皇家的教導,成為像他爺爺李世民那樣,在朝堂上威嚴決斷、治理國家井井有條的合格帝王。
但李祐從小養尊處優,高高在上,他的行事風格與李承乾所追求的理念截然不同。
李祐走的是英雄史觀,他的目光總是聚焦在那些達官顯貴、朝堂重臣身上,卻很少去在意底層百姓的死活。
在李祐心中,帝王的榮耀功績似乎遠比百姓的疾苦重要。
李承乾在心中暗自歎息,“父皇,你教出了一個合格的帝王,在祐兒的統治下,大唐或許在表麵上不會衰敗,依舊會維持著繁榮昌盛的表象,可是,他走的路,苦的終究是天下百姓啊。”
他站起身,對著太宗皇帝的陵墓方向喃喃自語,“祐兒的起點太高了,高到他無所畏懼,高到他根本體會不到底層百姓生活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