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吏部以來,從來都是公正行事,沒有出過差錯。
所以他在百官的心中十分有份量。
當李敬玄的話一出口,周圍都是稱讚之聲。
“還是李尚書靠得住啊!”
“是啊!李尚書為我大唐後繼有人,力勸陛下,實在是了不起啊!”
“是啊,我們諫言了這麼多次,還是比不上李尚書來得直接,還是李尚書靠得住啊!”
……
來濟看著李敬玄不斷的點頭,在他眼裡,朝堂上靠得住的人,也就李敬玄和他了。
他對著李敬玄行了一個禮。
來濟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上前一步,恭敬行禮:“李尚書,不知你推薦的是哪家的大家閨秀?”
李敬玄深吸一口氣,心中忐忑不安,卻還是硬著頭皮說道:“臣舉薦的,是西京遣京使武媚娘!”
霎時間,整個太極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殿外的風突然變得猛烈起來,光影在眾人驚恐的臉上晃動。片刻後,憤怒的聲浪如洶湧的潮水般席卷而來。
“老匹夫,你安的什麼心!”
來濟氣得滿臉通紅,他大步上前,手指幾乎戳到李敬玄的臉上,聲音因憤怒而顫抖,“武氏出身低微,曾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此等身份,如何能成為陛下妃嬪?”
“你這是要陷陛下於不忠不義之地,是要毀了我大唐的綱常倫理!”
“正是!此女心機深沉,野心勃勃,若讓她入宮,必將擾亂後宮,禍亂朝綱!”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聲討之聲此起彼伏。
有人憤怒地揮舞著笏板,有人痛心疾首的搖頭歎息,整個朝堂亂作一團。
李義府則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卻在快速盤算。
他眯起眼睛,武遣京使與陛下之間的糾葛他懂,也明白此事背後隱藏的巨大利益。
如果能借此機會,或許能為自己謀取更大的權勢。
李治坐在龍椅上臉色如常。
那個聰慧果敢、風情萬種的女子,曾是他心底最深的眷戀。
群臣的反對也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立武媚娘為妃,必將引發軒然大波,甚至可能動搖自己的統治根基。
“都住口!”
他猛地站起身來,聲音中帶著些許煩躁。
“今日朝議到此為止,此事以後再議!”
說罷,他轉身快步向後殿走去,留下滿朝文武在原地麵麵相覷。
退朝後,官員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太極殿。李敬玄站在殿階上,望著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自己已經將自己和武媚娘都推到了風口浪尖,但為了裴行儉,他彆無選擇。
而來濟則怒氣未消,在與同僚們的議論中,不斷痛斥李敬玄的“荒謬之舉”,並發誓要阻止武媚娘入宮。
與此同時,在長安城的各個角落,關於武媚娘的議論也如野火般蔓延開來。
街頭巷尾,百姓們圍著火爐,紛紛談論著這位執掌西域大五道的傳奇女子,猜測著她是否真的會入宮。